注射用硫酸长春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通用名: 注射用硫酸长春碱

曾用名: ?

英文名: VINBLASTINE SULFATE FOR INJECTION

拼音名: ZHUSHEYONG LIUSUAN CHANGCHUNJIAN

本品化学名称为:硫酸长春碱

分子式:C46H58N4O9·H2SO4

分子量:909.06

药品类别: 天然来源抗肿瘤药

适应症: 主要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对恶性淋巴瘤、睾丸肿瘤、绒毛膜癌疗效较好,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皮肤癌、肾母细胞瘤及单核细胞白血病也有一定疗效。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疏松状或无定形固体,有引湿性,遇光或热易变黄。

药理毒理: 长春碱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一种有抗癌活性的生物碱。主要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妨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使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也可作用于细胞膜,干扰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转运,使蛋白质合成受抑制,亦可抑制RNA合成。长春碱抗瘤谱较广,在0.05~0.1mg/kg剂量时对小鼠L1210白血病、艾氏腹水癌、S180、C3H小鼠自发性及转移性乳腺癌等均有明显抗肿瘤活性,对移植于地鼠颊囊中的绒癌细胞的生长亦有抑制作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差,需静脉给药。静注长春碱后迅速分布于各组织,很少透过血脑屏障,蛋白结合率75%。血将药物的清除呈双向型,t1/2α为4.5分钟,t1/2β为190分钟,末梢消除相t1/2γ为24小时左右。在肝内代谢,大部分随胆汁排出,用药后3日内33 %随粪便排出,其中主要为代谢物,21%以原型随尿排出。

用法用量: 成人剂量10mg(或6mg/m2),儿童剂量10mg/m2,每周1次,一个疗程总量60~80mg。

不良反应: 1、血液学毒性:为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作用强于长春新碱,停药后迅速恢复。 2、消化道反应: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口腔炎等。 3、周围神经毒性:指(趾)尖麻木、四肢疼痛、肌肉震颤、腱反射消失等。 4、局部刺激:注射血管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5、其他:少数病人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脱发、失眠、头痛等。

禁忌症:

注意事项: 静脉注射,冲入静脉时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漏于血管外必须及时处理(参考氮芥外漏的处理),否则可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贮藏: 遮光,密闭,在冷处保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