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漱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鲍漱芳(约1763~1807)字席芬,一字惜分,歙县棠樾村人。自幼随父在扬州经营盐业,聚资百万,颇富声誉。清嘉庆八年(1803),川楚陕三省乱平,漱芳集众商输饷有功,被任为盐运使。嘉庆十年,洪泽湖堤涨决,淮黄继发大水,漱芳集议公捐米6万石、麦4万石赈济,使数十万人获救。此外,还先后为抢险护坝、疏浚河渠等集众输银300万两,为疏浚江都芒稻河捐银6.5万两,受到清廷的一再优叙晋级。漱芳于乡里亦多施善行,兴里社,筑水坝,置义学,修道路,周济贫困、婚葬,并遗命其子鲍均捐修府学,重建忠义祠。现存歙县棠樾牌坊群之一的“乐善好施”牌坊,就是嘉庆皇帝为旌表鲍氏父子而立的。漱芳尤酷爱书画,所居斋名“安素轩”,多藏宋元书籍、法帖、名墨、佳砚、奇香、珍药、古器物等。毕生搜集唐宋元明诸贤书法墨迹,经鉴定评跋,选其精者,汇为《安素轩法帖》,于嘉庆四年(1799)邀请扬州著名篆刻家党锡龄钩摹镌刻。逝后,其子继承父志,至道光九年(1829)刻成,为清代著名书法丛帖,流传甚广,影响颇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