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之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女娲之肠

神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或作女娲之腹。”又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

商王十干“庙号”源于女娲之肠。西周以牝鸡无晨号召天下,氏族及其女祖地位下降,但宋、楚却保留了商俗,巴蜀还有夏俗。蛇身当由女娲之肠演变。十神相当于阿提卡十个鄂拜,为氏族部落结构中的单位。有复杂的纠结缠绕关系。对偶神下身的缠绕就是要反映这种结构。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算子也是要揭示此结构。东汉时南阳的瓦解中的氏族部落最先引起关注和研究,而后在山东发现更多的同态氏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