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牛膝菊 拉丁文名:Galinsogaparviflora

双子叶植物纲 菊科 牛膝菊属

鉴别特征:高10~80cm。茎散生贴伏的短柔毛和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1.5)2.5~5.5cm,宽(0.6)1.2~3.5cm,具基出三脉或不明显的五出脉;上部叶较小,通常披针形。头状花序有长梗,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的毛长约0.2mm;总苞半球形或宽钟状;宽3~6mm;舌状花4~5枚,舌片白色,先端3齿裂;管状花冠黄色,鳞片(萼片)先端无钻形尖头。瘦果黑色或黑褐色,长1~1.5mm,具3~5棱。

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生于海岸附近到3680m的山坡草地、河谷、疏林下、旷野、河岸、溪边、田间、路旁、果园或宅旁。花果期7~10月。种子繁殖,繁殖力极强。

原产地:南美洲;现分布于世界大部分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除西北以外全国各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15年在云南宁蒗和四川木里采到标本。该种是一种难以去除的杂草,适应能力强,发生量大,对农田作物、蔬菜、果树等都有严重影响。易随带土苗木传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