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泰山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东泰山庙在山西长治县城北12.5公里的苏店镇原家庄村东隅。庙宇坐东向西,共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过楼、倒座戏楼、献亭、正殿、后殿。三院两侧有钟亭、鼓亭、土地殿、小鬼楼、十美女殿、耳殿、配殿、廊庑等建筑。泰山庙是为祭祀东岳大帝黄飞虎而营建的,创建年代无考。据正殿脊刹琉璃题记载,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修,清代及民国年间亦曾多次修葺,现存殿宇属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山门三间,悬山顶。过楼居山门之后,为中轴线上第二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上下两层,单檐歇山顶。楼下青砖砌筑楼垛,高约4米,明间底层拱券门洞,洞门前出悬山式抱厦,四周设廊柱一周,斗拱支檐,琉璃脊兽装饰,十分精致,属清代晚期的建筑风格。戏楼呈倒座之势,与过楼连为一体。底层中辟通道,上层为单檐九脊顶戏台,清式风格。两侧分别有古楼,俗称小鬼楼、偏房,均为清末民初所建。 献殿与正殿相依,系中轴线上第三组建筑。广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正殿广深各三间,六架椽屋,单檐悬山顶。正脊八条巨龙,分别为红、黄、棕、黑四色,捏制精细。

飞龙腾空,流云飞绕,具有动势。脊刹狮驼宝瓶,上置宝珠,侧面站立一武士,身着盔甲,手持宝剑,威武雄壮。 后殿系中轴线上最后一组建筑。由后殿、十美女殿、南北配殿组成。后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两侧建十大美女殿。后殿脊刹下存明代琉璃题记。泰山神庙距市区很近,且在长(治)陵(川)公路边。规模宏大,建制完整,组群结合,错落有致,是一处明清风格的建筑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