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索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弦索乐】 中国民间丝弦乐乐种。又称“弦乐”、“弦诗”、“细乐”。流行于北方、南方和中原一带。早见于宋元戏曲、曲艺的伴奏,后指几件弹拨乐和拉弦乐器合奏的音乐。常用的乐器有筝、琵琶、扬琴、三弦、胡琴等。由于风格典雅,而有“雅乐”之称又由于历史悠久而被称为“古乐”。如北京的“弦索十三套”、山东的“碰八板”、河南的“板头曲”、广东的“潮州细乐”等。依据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地方色彩和各自的韵味风格。但在乐曲音调、乐队组合、演奏形式、曲式结构等方面都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乐曲为套曲形式,多由68板的“八板体”短小乐曲构成,节奏严密有致。每件乐器都有自己独立演奏的特色,各乐器配合默契,层次分明。常用曲目:“弦索十三套”有《十六板》、《合欢令》、《琴音板》、《清音串》等;“碰八板”有《大板第一》(筝奏《汉宫秋月》、扬琴奏《满洲乐》、胡琴奏《丹浙》、琵琶奏《双凤齐鸣》)、《大板第二》(筝奏《美女思乡》等、扬琴奏《满洲词》、胡琴奏《满洲词》、琵琶奏《文姬思汉》)、《大板第三》(筝奏《莺啭黄鹂》等;扬琴奏《天下同》、胡琴奏《天下同》、琵琶奏《夜撞金钟》)、《大板第四》(筝奏《琴韵》等、扬琴奏《流水》、胡琴奏《红娘巧辩》、琵琶奏《鸾凤争巢》);“板头曲”有《打雁》、《小飞舞》、《和番》、《思乡》等;“潮州细乐”有《大八板》、《昭君怨》、《平沙落雁》、《柳青娘》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