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况浦江县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900平方公里,浙赣铁路、两条省道(杭金公路、蒋义线)和即将动工的沪昆高速公路过境,义乌民航机场设在浦义交界处,县内公路四通八达,供电、通信设施齐全,具有发展经济的广阔前景。

浦江自东汉兴平二年建县,已有1800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代名人辈出,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水晶之都”之称。宋元明清四代,方凤、柳贯、吴莱、宋濂、戴良、倪仁吉(女)、蒋兴俦(心越大师)、戴殿泗等皆以诗文书法驰名文史。元初,“月泉吟社”征诗活动面及东南六省。宋濂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其书龙盘凤舞,尊为“草圣”;次子宋 小篆,列明代第一。蒋兴俦,康熙年间东渡,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曹聚仁、张世禄、石西民、洪汛涛等在文学、语言、新闻等领域自成一家;张书、吴之、张振铎、张岳健、方增先、吴山明、等书画名家相继崛起,成就卓著。张书 ,三十年代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金陵三杰”,其《百鸽图》于1941年以国礼贺罗期福连任美国总统而进“白宫”;吴 之画印俱佳,为“浙江画派”承前启后重要人物;张振铎称“南天一柱”,有“北李(苦禅)南张”之誉。为了弘扬书画文化,近年来在浦阳城先后建成了吴 这纪念馆、方增先书画艺术碑刻院、山明美术院,张书 、张振铎、张世简画院即将落成;同时,兴建了书画小学,新建了书画一条街,开设了书画市场。

浦江民间文化艺术名震中外。起于清代的竹根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麦秆剪贴画,形象逼真,色彩艳丽,中外人士称为“迷人的艺术”剪纸,风格秀丽,质朴大方,,令人叹为观止;起于明代的“迎会”,以会桌制作奇巧,童趣天真,堪称华夏一绝;“灯会”,融书、画、工艺于一体,人物灯、竹丝灯、板龙灯、走马灯、灯种繁多,各呈民彩,深受中外人士赞誉;“浦江乱弹”,曲调激越高亢,优美流畅,为婺剧主要声腔,流行于浙、赣、皖数省。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浦江山川秀丽,古称“天地间秀绝之区”。县城北郊省级仙华山风景名胜区,其岩峰景观,兼具“奇、险、旷、幽”物色,为浙中所罕风。飞来峰下的宝掌洞,清幽绝俗,唐代中印度高僧宝掌禅师挂锡于此,与一山之隔的夏泉左溪寺-----唐代天台宗传代祖师玄朗大师修身地,并称为佛门圣地。县东部郑义门-----玄鹿风景名胜区,即“江南第一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同居15世。郑氏《家规》、《家仪》,历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家族文化”、儒学治家“的典范,明代典章出于宋濂之手而脱胎于《郑氏家规》。此外、县西北部的马岭、县东南部的官岩山和县城西部通济湖风景,县城东隅龙德填充塔(此塔建于北宋)公园,均为游览胜地。

浦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30亿元,按可以价计算,五年来年均递增19.15%;财政总收入达1.1亿元,年均递增18.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3亿元;平均递增30.92%;外贸出口交货值达12.9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097元,年均递增25.77%;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6013元,年均递增23.26%。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稳步上升到全省中等水平。到目前止,全县企业集团发展到14家,产值超千万元企业达37家。第三产业发展加快,1997年第三产业产值达5.4亿元,比1992年增长3.7倍。9家企业先后获自营进出口权。外向型经济比重跃居全市各县(市)之首。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供电、通信业突飞猛进。1996年继东阳、义乌后实现“乡乡镇镇公路黑白化”。邮电通信业在浙西南地区率先实现了“村村电话程控化”。

自然地理浦江县位于金华市北部,面积920平方公里,辖7镇5乡3街道、409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外来人口10万。东经119°42′~ 120° 07′,北纬29° 21′~ 29°41′之间。东北邻诸暨市,东南接义乌市,西南与兰溪市毗连,西北和建德市、桐庐县接壤。县人民政府驻浦阳街道,距金华城区46千米。面积915.34平方千米。

龙门山脉分三支自西向东延伸,北支绵亘于县境西北与建德、桐庐两市之间,山峦起伏,多中,低山,其中与桐庐市界上的朝天门,海拔1050米,是县境最高点。中支横亘与县境中部,俗称北山,是浦江盆地与西北山区的天然界线。南支蜿蜓于县境南部与兰溪、义乌两市之间,俗称南山,转东北延伸至郑家坞北,俗称浦东山脉。中、南和浦东三山之间为浦江盆地。

仙华山

俗称仙姑山,位于浦江县城北九公里处,相传轩辕皇帝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升天。为浙婺名山,浦邑第一胜景。历代许多文人墨客曾游览于此,宋方风题有“仙化华八景”。其景观内容丰富,有峰林、幽谷、洞穴、森林、田园等景致,其中以山巅峰林最为奇特,诸峰拔地面起摩天插云,如旌旗、如芝掌、似彩凤腾霄、似铁马临关,奇形伟观,令人叹为观止。

鸡冠岩

其名因顶峰形酷似公鸡之冠而来,鸡冠岩连绵起伏的山峰环抱整个环境幽美的中余乡雅湖畈。民间有一说,此峰由太上老君仙养神酉变化而来,一天太上老君出去天庭串客。神酉把太上老君专门为玉帝苦炼2个月的永春神丹偷吃,太上老君一气之下把神酉丢下凡界,又因吃的神丹太多从此沉睡不醒,化成美丽的鸡冠岩!在其顶峰可观望到郑家坞,古人时常登上峰顶观望天象。鸡冠岩峰下有清澈见底的众多溪流,统称“阳子溪”,溪水甘甜。其周围村民常年引用小溪水,以延年益寿!

宝掌山

在仙华山之东,旧称里浦山。唐贞观十五年(641),中印度高僧宝掌禅师云游大半中国后,驻锡于此,临寂殁时自称活了1072岁,号称“千岁和尚”。今有宝掌寺遗址。山中奇石森植,如奔兽、如钟鼎、如刀戟旗鼓,著名的有“守关石”、“飞来峰”、“五通游戏峰”。幽洞密布,奇崛深奥。谷内四处涌泉,以飞来峰下所涌清泉,水质最为甘洌。“浦阳十景”之一的宝掌冷泉即此。

玄鹿山

位于郑宅镇北2.5公里处,景区面积3.65公里。这里春天桃花满涧,夏季瀑布轰呜,是明代宋濂游憩读书处。宋濂常携郑家学子来此观赏山谷飞泉,写下《飞泉操》、《题玄鹿八景并序》等诗文。山有八景题名石刻:桃花涧、凤箫台、钓雪矶、翠霞屏、饮鹤川、五折泉、飞雨洞、蕊珠岩。

马岭

位于虞宅乡西北部,在浦江、建德、桐庐三县(市)交界处,距浦江县城30公里。今被列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该景区以险、奇、怪的峰林岩石自然景观为特色,岩高林密,空气清新,景观丰富,风景奇特。

浦江属钱塘江水系。源于县境西部天灵岩南麓的浦阳江,自西向东流,于白马镇塘里东北出县境入诸暨市,至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入钱塘江。沿途接纳洪公溪、深溪等大小溪流32条。壶源江源于天灵岩西北麓,东流至杭口坪转北流,于檀溪镇大梓北出境,竟5桐庐县至富阳市场口镇北入富村江,沿途有大小姑源溪、罗家源等水汇入。大陈江流经县境东南部于诸暨市安华镇汇入浦阳江。已建成中、小型水库61座,总库容13776万立方米。尚有通济桥水库北、中、南渠横穿东西。壶源江西水东调工程,通过杭口坪东引水隧洞,将壶源江水东流至金坑岭水库,使北山脚一带农田得到灌溉和开发。

浦阳江

发源于浦江县花桥乡天灵岩南麓岭脚,东南流至花桥折向东流经安头 (1965年3月在此建成通济桥水库大坝),经浦江县城、黄宅,转东北流到浦江县白马桥入安华水库(1958年6月建成),在安华镇右纳大陈江,再东北流至盛家,右纳开化江,北流经诸暨市城区下游1.5千米的茅渚埠,以下分东西两江。主流西江北流至祝桥,左纳五泄江,经姚公埠至三江口与东江汇合。(1952年建江西湖分流工程后,西江改经江西湖上蔡至湄池与东江合流)。东江自茅渚埠分流后,北流至大顾家附近小孤山右纳枫桥江,与西江会合后,北流经杭州市萧山区尖山镇,左纳凰桐江,经临浦,出碛堰山,折向西北流至义桥,左纳永兴河,流至闻堰镇南侧小砾山注入钱塘江河口段。干流长149.7千米,集水面积3451.5平方千米。

白石湾

白石湾风景区坐落于浙江中部,位于浦江与义乌之间,距浦江县城5公里。该景区导游小陈说,白石湾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景区内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1级标准,是一块无污染、空气纯净之地。据说,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景区峡谷被流水冲刷了一年的鹅卵石露出水面,这些灰褐色的石头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变得像雪一样的洁白,白石湾因此而得名。

白石湾的美,美在它的绿。首先是连绵1800米长的月伢湖,给人一种碧波荡漾的感觉,游客可以在此处悠闲地坐船进入景区。此时,你的目光会被湖两边山崖上浓浓的绿所吸引,一眼望去,山上的植被很特别,枝枝蔓蔓,缠缠绵绵,就在你所走的林间小道上,紫藤的枝叶也不时伸出来亲亲游客的脸。白石湾的绿,让人陶醉,令人流连……

白石湾的美 ,还在于它的水。雨过天晴,我们在导游小陈的带领下,开始领略白石湾潺潺的溪水。据说,白石湾的总游线达30公里,其中有一条总长达20公里的神秘谷,因其壮美溪瀑和原始茂密的森林,而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首选的野营探密之地。但我们走的并不是这条路,我们沿着溪流寻瀑而上,不仅陶醉于眼前的绿和身边欢快的溪水声,还有溪里常年累月冲刷而成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享受着白石湾特有的自在和休闲,禁不住让自己全身心地放松了一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年的陶渊明大概也不过如此而已。

神丽峡

神丽峡景区位于浦江县潘宅镇丽水源村,地理位置东经119°39ˊ,北纬 29°40ˊ,总面积6平方公里。景区隶属南山风景名胜区的东片景区,坐落在浦阳江南部,南接义乌鲤鱼山系,过鲤分隧道,紧邻陈望道故居——分水塘;西邻南山白石源景区,东与德胜岩景区相望;地势南高北低,南山北田。景区距浦江县城5公里,距上海370公里,杭州170公里,与义乌、兰溪、诸暨、桐庐、建德、东阳等周边县(市)一般在30——60公里之间,均有较高等级公路相连,杭金衢高速公路及浙赣铁路旁其东侧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便利。

浦江县地壳原古质时代一直处于沉降状态,浸谩在浩瀚的大海中。由于古生代的加里东及海西构造运动,乃褶皱隆起出水成陆。中生代燕运动强裂挤压和火山活动,县境发生大规模断裂错动,神丽峡就处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浦江构造盆地地南缘。

神丽峡居仙霞岭龙门山脉金华山支脉的北端,在浦江县内属南支山脉中段,以丘陵低山地地貌为主,溪流由南向北流,最终汇入浦阳江。

浦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6℃,1月平均气温4.2℃,7月平均气温28.7℃。年均降水量1412.2毫米。年日照1996.2小时。无霜期238天左右。有大风、冰雹、汗涝等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丰富。水利蕴涵量3.25千瓦,以建水电站70座,装机总量7179千瓦。林地面积9000余公顷。主要分布于西部与北部。以松、杉、毛竹等用材林为主、并有油桐、乌桕、油茶、板栗等经济林。矿产资源有石灰石,萤石、钾长石、石煤、磷矿石、凝灰岩、磁铁矿和铜矿等矿点,其中以石灰石储量最大。

耕地12069公顷。拥有耕作机械动力23126千瓦,收获机械动力9506千瓦,值保、排灌机械动力7186千瓦农业产品除传统的稻谷、小麦、番薯、玉米、油菜、棉花、茶叶、蚕桑外,近年来大力开发蔬菜、桃形李、猕猴桃、黄花梨等生产。“蒲江春毫”被列为全国名茶。“桃形李”称中国名果稀珍。全县已建成占地六百多公顷的8个农业示范区。其中有1个被列为省级示范园区。全县基本实现栽培轻型化,育种商品化,品种优质化,收种机械化。是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县和省优质米示范县、商品猪基地县。工业以花边针织、绗缝绣品,水晶工艺品、服装加工、工艺挂锁为五大支柱产业,以编、剪、贴、绣、雕等工序创制而成的竹木根雕和草编、手工挑花、麦杆贴画、绒绣五种工艺品被誉为“五朵金花”。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有传统产品“竹叶薰腿”、豆腐皮等。

历史沿革

浦江于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古称丰安,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唐天宝十三年(754)置浦阳县,以境内浦阳江得名。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改浦阳为浦江,一直沿用至今。

浦江于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古称丰安,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唐天宝十三年(754)置浦阳县,以境内浦阳江得名。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改浦阳为浦江,一直沿用至今。

1960年1月撤销浦江县建制并入义乌县。

1966年12月恢复浦江县。

风土人情浦江迎会,俗称“抬阁”。它以中国民间传说人物造型为主体,进行精心的艺术设计,具有惊、险、奇、怪、妙等特征,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相传浦江迎会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已有千年的历史,祖上传说是为了纪念胡公大帝。浦江农历八月十三日大搞迎会是因为这天是胡公大帝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浦江黄宅等乡村都会汇集一堂,拿出各自看家本领,一展风采。

浦江的迎会有“人会”、“纸会”、“人纸合会”之分。

“纸会”是用竹篾缚成人形,用纸裱糊后再绘画,装饰成各种戏剧人物。表演时由一人隐于桌下,用细线牵拉人物各关节部队。纸会造型独特,工艺精细,非花上百工难成其巧妙。

“人会”是由孩童扮演活灵活现的戏剧故事或神话传说。在特制的会桌上按照造型需要设置铁架,铁架被扮演者的衣物饰器所遮掩,孩子们在上面凌空而立悠然自得并不断变幻造型。会桌由多名强健汉子抬着行走,行进时颤颤悠悠,惊险异常,看得人心跳不已,被中外友人称为“中国一绝”。

黄宅的人会至今有20余桌,如“姜太公钓鱼”、“三打白骨精”、“赵云破曹”、“三请梨花”、“铁弓缘”等,童趣天真,十几桌一起出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场面十分壮观、热闹。

经济概况人民生活

实现生产总值44.7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4.8亿元;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为8∶62∶30,人均生产总值1175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2元,农民人均收入3820元,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开始步入快速增长期。

工业

以传统轻工业为特色。服装、针织、绗缝、挂锁、水晶和造纸具有比较优势。花边绗缝是全国最主要的加工出口基地,水晶、挂锁占有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原材料的最大集散地之一。被命名为"中国水晶玻璃之都"和"中国挂锁星火特色产业基地"。全年实现自营出口1.2亿美元,规模以上企业163家。

农业

农林牧副渔总产值 6.09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86亿元,粮食总产量6.4万吨,粮经种植比例5.3:4.7;高山蔬菜、花卉苗木、水果、茶叶是四大主导产业。"竹叶薰腿"为火腿珍品,豆腐皮、桃形李为传统农产品,"浦江春毫"为中国精品名茶,"沁香"牌密梨为全国优质早熟梨。

财税金融

实现财政总收入5.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3亿元。金融机构齐备,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3.9亿元,保费收入达到1.26亿元。

商贸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2亿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3.41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57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近4亿元。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4亿元,全年吸收投资3.35亿元,其中外资1040万美元。

非公有制经济

到2003年底,共注册1149家,注册资本29.78亿元,个体工商户15786户,完成工业产值120亿元,缴纳税收约4.6亿元,占全县税收收入的95%以上。

交通通讯

境内交通便捷,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和03省道穿越该县东部,47、20省道横贯浦江腹地;年末有固定电话用户10.9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25万户。 城乡建设 创新"模拟拆迁法"改造旧城,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2003年末,城区建成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2万,城市化水平为42%。年末城镇人均住房40平米,农村人均住房47平米。城镇公共绿地72公顷,绿化覆盖率33%。

水利电力

全县有四座中型水库和配套灌溉渠系,县城现有日供水能力6万吨,日处理污水2万吨。电力供应已形成以110KV为主结线的电网框架,拥有110KV变电所4座和220KV变电所一座。

特色产业

花边、竹编、草编、麦秆贴画和绒绣为浦江传统工艺品的"五朵金花"。绗缝制品、挂锁、水晶工艺品和自行车产业后来居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行政区划浙江省中部,北纬29°27',东经119°53'

浦江县人民政府驻浦阳街道人民路38号,邮编:322200。代码:330726。区号:0579。拼音:Pujiang Xian。

浦江县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409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浦南街道、仙华街道、浦阳街道;黄宅镇、岩头镇、郑宅镇、檀溪镇、杭坪镇、白马镇、郑家坞镇;虞宅乡、大畈乡、中余乡、前吴乡、花桥乡。

2000年,浦江县辖9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6413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浦阳镇 113800 黄宅镇 38553 白马镇 26777 郑家坞镇 12963 郑宅镇 28305 岩头镇 20343 潘宅镇 12474 杭坪镇 14114 檀溪镇 11865七里乡18408治平乡19986 前吴乡 12408 花桥乡 7029 虞宅乡 9006 大畈乡 7794 中余乡 1031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