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穿琥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类:已有国家标准药品-化学药品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穿琥宁

英文名:Potassium Dehydroand Rograpolide Succinate for InJection

剂型:注射剂(冻干粉)

【成分】穿琥宁。

化学名称: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3,19-二琥珀酸半酯单钾盐。

分子式:C28H35KO10

分子量:570.68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药理毒理】1.药理:药理实验表明:(1)本品对细菌内毒素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较强的解热作用,能促进发热的消退,作用迅速并可维持4小时以上;(2)本品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能对抗由二甲苯或组织胺所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并对肾上腺素急性肺水肿有明显对抗作用;(3)本品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白鼠睡眠潜伏期,延长其睡眠时间,还能加强阈下量的戊巴比妥钠作用,引起小白鼠睡眠,该实验结果提示本品有明显的镇静作用;(4)本品能明显地促进大白鼠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应急能力;(5)经临床病原学诊断实验和组织培养灭活试验表明本品对流感病毒甲Ⅰ型、 甲Ⅲ型、肺炎腺病毒(Adv)Ⅲ型、Ⅳ型,肠合胞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均有灭活作用。2.毒理:穿琥宁毒性小、无刺激性,静脉滴注LD50为675±30mg/kg。

【药代动力学】肌内或静脉给药后,在体内迅速吸收、分布,其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18.90±12.12min,分布相半衰期(t1/2α)仅为1.3±0.3min。用药6小时后血药浓度明显下降,其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3.86±1.06小时,用药2天后可排出给药量的85%以上。肌注的生物利用度达94.2±32.9%,表明肌注后吸收利用较完全。

【适应症】用于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用法用量】临用前加氯化钠注射液适量溶解。肌内注射 一次100mg,一日1~2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静脉滴注 一日400~800mg,用氯化钠注射液分2次稀释后滴注,每次不得过400mg,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静脉滴注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和小儿泄泻,偶见过敏性休克及肝功能损害等报道。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忌与酸、碱性药物或含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剂的药物配伍。2.在使用过程中偶有发热、气紧现象,停止用药即恢复正常。3.药物性状改变时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

【儿童用药】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规格】20mg;40mg;0.1g;0.2mg。

【贮藏】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包装】纸盒、西林瓶或安瓿。20mg×10支 40mg×10支 0.1mg×6支 0.2mg×10瓶。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CP200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