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凉王在西宁建都时的重要遗迹,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樊梨花西征时点将的地方。这个高大的土台是南凉王朝第三代君王溽檀于公元402年,高台由黄土夯成,共分九层,高九丈八尺,用他的太子“虎”的名字命名修建的阅兵台,“虎台”之名由此而来。《西宁府新志》中记载,台的东面有四个高七丈多的土墩,墩与墩之间相距二百一十丈,只有东北角一墩高一丈多,台西面还有相连的六个小墩,不知为何时所筑。只是当年宏伟的建筑,如今已经荒颓,只剩下土台一座,被包围在高大的现代化的楼群建筑之间。

传说南凉王曾在台下阵兵十万,以炫扬武力。西宁诗人李焕章《虎台怀古》一诗对此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忆昔南凉图霸王,仗铖登台曾誓师。飞杨大纛接云汉,鼍鼓声中画角吹。鲜卑畏威来献马,青海部落拜台下。兵卫森列顾盼雄,观者如山语呕哑。

今日读来,仍有一股铁马金戈的气势跃然于纸上。然而,这个兵卫森列,顾盼自雄的小王朝,在历史上仅存了十八年就灭亡了。西宁诗人基生兰凭吊虎台,缅怀往事,写下一首诗:在昔南凉王,穷兵复黩武。纵横河湟间,动辄提桴鼓。为战国必亡,率为西秦虏。 也隔几沧桑,岿然历千古。

登上虎台,西宁风光历历在目。 1957年虎台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青海省的文化历史上有着十分突出和重要的地位。

西宁市计划在这一遗址上建设一座融古朴典雅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舒适宜人的娱乐环境为一体的公园。根据所通过的设计方案,公园将建设在南北长290米、东西宽为210米的长方形土地上,主要建筑有虎台顶阅兵台(观赏厅)、文化展示厅、辕门、旗门、亭子上台栈道等。公园内一些主要建筑将参考汉朝后期古代建筑和现代居民庄廓建设特色,通过升华、简练来表达当时历史建筑风貌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用朴素自然的色调,细部的精雕细刻来充分展示南凉王朝遗迹公园的品牌形象。

地理位置:

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杨家寨的一座覆斗形土台,现存台高30米,周长360米,当地群众称其为“将台”或“点将台”。根据史料考证,东晋南凉王朝君王以其子“虎台”命名。高台由黄土夯成,共分九层,高九丈八尺,台顶有建筑。虎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