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恩重经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父母恩重经变相位于宝顶山第15龛,宋代作品。龛高6.90米,宽14.50米。全像约可分为三层。龛之上层为七佛像,佛像头部均为螺髻,无冠,容貌相似。佛之衣饰皆为褒衣博带式,顶后有圆形头光,只是各佛所作手印不同。按从东至西顺序,各佛名称是:第一名为毗婆尸佛,第二名为尸弃佛,第三名为毗舍婆佛,第四名为拘留孙佛,第五名为拘那舍佛,第六名为迦叶佛,第七名为释迦牟尼佛。据《七佛经》,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中最后三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中最初四佛。

中层:为父母恩重经变相,全图共分十一组人物图象。

中层中部,为"投佛祈求嗣息"图。刻一夫妇在佛像前相对而立,男像捧香炉,女像给炉内上香,双双虔诚向佛求子。

在此像的两侧,分别刻有父母十恩图,其像交叉排列,从中间向两侧发展,单数排列在东壁,双数排列在西壁。

下层:在西壁四、五两图下刻阿壁地狱。图中一恶鬼手执一瓢,向一囚犯的口中硬灌铜水,犯人作推拒状。旁一人戴枷,两侧有毒蛇二条,口吐火焰烧此戴枷者。图的右边有一巨石,下仅露出一人头,以示永世不得翻身之意。人头右侧立一恶狗,向人头喷吐烈焰作焚烧状。上有题记曰:"恶友熏习,造作非理。生遭王法,死入阿鼻。"

父母恩重经变再现了一幕幕宋人家庭生活的场景。从在佛前求子起,怀胎、临产、生子忘忧、咽苦吐甜、洗濯、哺乳、推干就湿、远行忆念等,到百岁唯忧八十儿止,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父母抚育子女成人的过程,是一曲颂扬母爱的赞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