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刀的称谓最早见于《魏书·傅坚眼传》中的一段记载:“萧斌遣乾爱诱呼之,以腰刀为信。”但是这里所叙及的“腰刀”与明清时期流行的“腰刀”还不一样,指的是整个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所流行的一种被称为“环首刀”的佩刀。这种佩刀通常长90~128cm,刀体宽3~4cm,最厚处约1cm,刀身狭长挺直,无血槽,无刀镡,刀茎末端装饰有圆形、扁圆形或椭圆形的铁环,佩带时以刀鞘上的“彘”或双吊耳悬挂在腰间。环首刀流行及使用的时间几乎贯穿了从西汉中期至隋末唐初将近800年的历史,可谓中华短柄战刀的鼻祖。
佩戴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的一种民族习惯。其刀刃锋利、寒光逼人,坚而不脆、柔而不曲、装饰精美、小巧玲珑,既可作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具,又是独具一格的装饰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保安腰刀历史悠久,早在清同治年间就开始制作。最早的保安腰刀式样单调、制作简单,只有刀身和刀柄,没有刀鞘。后来,虽有了带鞘腰刀,但也不过是牛角柄,牛皮鞘。
现在的保安腰刀,品种已达30多种。最常见的有“什样锦双刀”、“雅王其”、“波日香”、“一刀线”、蒙古刀、“哈萨克刀”、“双落”、“满把”、“扁鞘”、“鱼刀”、“细罗”、“红罗”、“宝剑刀”、“铜扁鞘”、“西瓜头”、“牙五七”、“三角藏刀”等。
保安腰刀制作精巧,式样雅致,分4寸、5寸、6寸等不同规格。刀身系用优质钢锻打磨制,再进行热处理而成,刀锋锐利,寒光闪闪。如果试刀,可将一根头发横放在刀刃上,只要轻轻一吹,头发立断。刀把用牛角、红铜、黄铜、铝片叠压,再用五光十色的什样锦镶嵌,经锉磨成型,其层纹交错,瑰丽多彩、十分奇巧好看。刀鞘内木外铜,铜壳上饰有龙、兽、花、草等图案,并根据不同图案授于不同的美称。如饰龙者称“一条龙”,饰梅者名“一枝梅”等,鞘上配有精美环扣,可穿绳佩于腰间。保安腰刀现已成为当地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和装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