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卵叶紫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倒卵叶紫麻(原变种)(Oreocnide obovata (C. H. Wright) Merr. var. obovata)

描述: 直立灌木或攀援状灌木,高1.5-3米;枝灰褐色,被粗毛和短柔毛,后渐脱落。叶倒卵形或狭倒卵形,稀倒披针形,长7-17厘米,宽3-9厘米,先端骤凸或短尾状,基部钝圆形、宽楔或微缺,边缘自下部以上有牙齿或钝锯齿,上面粗糙,有时有泡状隆起,下面被一层浅的灰色毡毛,有的以后变无毛,脉上有短粗毛,基出脉3,其侧生一对伸达上部近边缘处与最下一对倒脉环结,侧脉2-3(-4)对,最下一对自叶中下部伸出,其余各对在近边缘处彼此环结;叶柄长1-7厘米,被短粗毛和短柔毛;托叶条形,长7- 10毫米,下面中肋上疏生短粗毛。花序生当年生枝和老枝上,长0.8-1.5厘米,2-3回二歧分枝,花序梗上被短粗毛,团伞花簇径3-4毫米。雄花在芽时径约1毫米;花被片 3,稀2,卵形,长约0.7毫米,外面生微毛;雄蕊3,稀2;退化雌蕊棒状,长0.4毫米,被绵毛;小苞片卵形,长0.5毫米、中肋疏生微毛。雌花卵形,长约1毫米。瘦果卵形,稍压扁,长1-1.2毫米,外面生微毛,肉质“花托”盘状,生于果的基部。花期12月至翌年2月,果期5-8月。

分类:荨麻目--荨麻科--紫麻属

药用——

【药 名】:倒卵叶紫麻

【拼 音】:DAOLUANYEZIMA

【来 源】:为荨麻科植物倒卵叶紫麻的根,全株。

【功 效】:祛风除湿、祛瘀止痛、接骨。

【主 治】:治小儿麻疹、水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性味归经】:苦,平。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2克。

【别 名】:癞皮根(云南红河)、道地杜(广西)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拉丁名】:倒卵叶紫麻 oreocnide obovata (CHW right) Merr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