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藓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丛藓科(Pottiaceae)

藓纲真藓亚纲丛藓目的1科。植物体多直立而密集成丛或垫状生长。高0.5~8厘米,色泽多暗绿、鲜绿或黄绿色,稀呈红棕色,不分枝或稀少分枝。叶披针形、卵披针形或阔舌形,干燥时多卷曲;叶边全缘或具齿,有时背卷或内卷。叶细胞圆卵形、方形或稀呈不规则形,多具粗疣或马蹄状疣,稀平滑。孢蒴卵形,椭圆形或圆柱形;无蒴齿或具单层蒴齿,齿片多狭披针形,常具粗疣,直立或旋扭。染色体数多为n=13,26及其衍生数;泛生墙藓n=60,为苔藓植物中染色体的最高数。有75属和1380种。多见于北半球,少数属种亦分布南半球。中国有34属和100余种。

喜着生在向阳多碱性林地、土壁、岩面及墙上。在极干燥的场所常生长具白毛尖、叶边卷曲的属种。该科部分植物较耐干寒,分布海拔可达3000~5000米以上的地区。

该科植物土生墙藓和对齿藓的化石已发现于11000年前美国缅因州的地层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