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模范教师王生英扎根在山区讲台,30个春夏秋冬,30载呕心沥血,卸甲坪村女教师王生英如一枝傲雪凌霜的红梅,默默地绽放在大山深处,散发出全部幽香。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为了她钟爱的教育事业,王生英不断地用残疾之躯搏击多舛的命运,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教坛乐章。近日,她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
山路崎岖,挡不住她的脚步
1956年,王生英出生在卸甲坪村的桃园自然村。在缺衣少食的环境里,王生英的父母省吃俭用,硬是供女儿读完了高中。
高中毕业以后,王生英当上了民办教师。她当教师的第一站是在东平自然村,从她家到东平学校,要走2公里的山路,而且中间还要过一条大河,每逢雨季,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小木桥就会被冲断,她就只好从河坝上 着没膝的河水一瘸一拐地过河。在这条山路上,这条大河旁,王生英不知道摔倒过多少回!但她从未给学生耽误过一堂课。
村干部考虑到王老师的腿脚不灵便,而且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就把她调到了就近的桃园学校。
从以校为家到以家为校
1986年,王生英被调回桃园村任教。当时的学校就设在一个破旧的仓库里,由于年久失修,屋顶部分瓦片已经破碎,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王老师没有向村里提任何要求,就利用工作之余和丈夫挖泥沙、刷墙垫地、买玻璃、修理门窗,并拉来自家的瓦把屋顶上的碎瓦片换掉,终于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教室。
可是在一个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的夜晚,这座旧仓库坍塌了。看着坍塌的校舍,王老师失声痛哭。她想,如果让孩子们到外村借读,上学要经过两条山路,而每到仲夏和深秋季节,这里经常有野狼出没,过去就曾有过小孩在这儿被狼吃掉的事。这可怎么办?
王生英和丈夫一起想办法,他们决定把自己的平房改成二层小楼,从此楼上就成了桃园小学的新校址。人们往往用“以校为家”来褒扬一个教师,王老师更难能可贵的是“以家为校”,而且不讲任何个人得失。多年来,她从没嫌弃过孩子们在家里的脏和乱,从没向村里要过一分钱的补偿,也从没向学生多收一分钱学费。
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
从东平到桃园,多少年来,难为了王老师既当校长,又当主任,还是学校唯一的教师,而且教的又是三个年级复式班。里里外外一把手,工作千头万绪,可王老师从没因私事缺过孩子们的一节课,就连她结婚时耽误的3天课,也都不折不扣地为学生补上。
王老师既是孩子们的好老师,也是好母亲。在她的学校里曾有一个残疾儿童跟班就读,身为残疾人的王老师对该生特别理解和同情,给予了她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这名残疾儿童小的时候,王老师还能亲自背她上学、放学,把屎把尿。等学生长大了,王老师背不动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的丈夫,一直到这个学生毕业,从没间断过。
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王生英在艰苦环境中默默耕耘着,虽然普普通通、坎坎坷坷,王生英却无怨无悔。她满怀深情地对笔者说:“虽然家乡依旧贫困,可我愿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广播知识的种子,让它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