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敌隆
危险性类别: 溴敌隆是一种适口性好、毒性大、靶谱广的高效杀鼠剂。它不但具备敌鼠钠盐、杀鼠醚等第一代抗凝血剂作用缓慢、不易引起鼠类惊觉、容易全歼害鼠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急性毒性强的突出优点,单剂量使用对各种鼠都能有效地防除。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杀灭对第一代抗凝血剂产生抗性的害鼠。对鱼类、水生昆虫等水生生物有中等毒性。动物取食中毒死亡的老鼠后,会引起二次中毒。制剂为乐万通0.005%毒饵。
溴敌隆饵剂可直接使用,液剂按需要配成不同浓度的毒饵,现配现用,配制方法如下。
取1升的0.25%溴敌隆液剂对水5公斤,配制成溴敌隆稀酸液,将小麦、大米、玉米碎粒等谷物50公斤直接倒入溴敌隆稀释液中,待谷物将药水吸收后摊开稍加晾晒后即可。如果选用萝卜、马铃薯块配制毒饵,克将饵料先晾晒至发蔫,然后按比例加入0.25%溴敌隆液剂,充分搅拌均匀。实践证明,毒饵保持一定的水分对提高鼠类取食率是十分有利的,因此,现场配制的毒饵适口性要好过工厂化生产的毒饵。
防治家栖鼠种,可采用一次投饵或间隔式投饵。每间房5~15克毒饵。如果家栖鼠种以小家鼠为主,布防毒饵的堆数应适当多放一些,每堆2克左右即可。间隔式投饵需要进行两次投饵,可在第一次投饵后的7~10天检查毒饵取食情况并予以补充。在院落中投放毒饵宜在傍晚进行,可沿院墙四周,每5米投放一堆,每堆3~5克,次日清晨注意回收毒饵,以免家畜、家禽误食。 防治野栖鼠种毒饵有效成分含量适当提高,一般采取一次性投放的方式。对高原鼢鼠,毒饵的有效成分可提高至0.02%;按洞投放,每洞10克。防治高原鼠兔可使用0.01%的毒饵,每洞2克。长爪沙鼠可使用0.01%的毒饵,每洞1克,也可以使用常规的0.005%毒饵,每洞2克。达乌尔黄鼠使用0.005%毒饵,每洞20克,也可采用0.0075%毒饵,每洞15克。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为高毒杀鼠剂。对眼睛有中度刺激作用。对皮肤无明显刺激。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中毒时,可引起皮肤和脏器出血。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急性毒性: LD50:1.75 mg/kg(大鼠经口)S01;9.4 mg/kg(兔经皮)
LC50:200 mg/m3(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危险货物编号: 61135
UN编号: 3027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法法规信息 回目录 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