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新安县北冶乡乡镇概况
北冶镇位于新安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东临小浪底,西接龙潭峡,南和石寺镇一脉相承,北与济源市隔河相望,全乡辖

32个行政村,297个村民组,截止到2007年底该镇共4.1万人,总面积24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5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96平方公里);小城镇镇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65人。截止2007年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4.6亿元、工业产值11.7亿元、税收入库2948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经济综合实力名列全县前列。先后获得了“省卫生乡镇”、“省最佳人居环境奖”、“市小城镇建设范例奖”、“市花园式单位”、“市文明单位”、“市园林乡镇”、“市明星乡镇”、“市小城镇经营管理先进单位”、“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发展民营企业先进单位”、“市公路建管金杯乡”等荣誉称号。
乡镇沿革
1956年设北冶乡,1958年建光速公社,后改北冶公社,1984年复改乡。
历史文化
北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舜帝凿崖开洞以造漏明,黄帝设密都行宫经营天下。自秦盛行冶铁,北冶因此而得名。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文明史,谱写出北冶优秀历史文化的壮丽篇章。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著下可与《红楼梦》相媲美的不朽之作《歧路灯》的清末作家李绿园、中共东渡黄河的高级将领陈赓、王震、以及被毛泽东称赞为“娃娃将军”的韩均等人,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足迹。
自然景观
北冶物华天宝,山川秀丽。北冶水域面积宽阔,旅游资源丰富,共和国历史在这里绘就了人类治黄的宏伟蓝图,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工程造就盛世奇观,大坝锁蛟龙,高峡出平湖,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汇聚于此,使人们在欣赏北国风光时,心中为之一惊,眼睛为之一亮,碧波荡漾的万山湖期待着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依山傍水的漏明崖,厅台楼阁错落有致,掩映于绿海之中,闲人逸事,栖息游玩,使人流连忘返。抬眼望去,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已成为绿色的海洋。北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部六省绿化典范”。
基础建设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以“小巧玲珑,美观实用,形成市场,方便群众”为原则、以“一区一种建筑风格,一楼一种外观造型,一街一道亮丽风景”为指导、以“方便群众,聚集人气,打造平台,服务经济”为目标发展小城镇。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8万平方米,硬化道路12公里,分为工业、行政、教育、商贸、医疗保健、生态游园六大区域。通过精心建设与管理,一个富有特色、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园林城镇已展现在人们面前。
农业概况
北冶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北冶乡以“打造豫西金银花之乡、叫响万山湖金银花品牌”为目标,采取“林药间作、粮药间作、二花上山”三种模式,先后规划了两个粮药间作示范带,三个林药间作示范区和四个二花上山实验基地,共形成2万亩的金银花和8000亩的丹参种植规模,并双获GAP示范基地认证。
经济概况
该镇积极采取政策招商、优势招商、以商招商等办法,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重点、加大扶持力度、激活民间资本,使招商引资及民营经济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截止到2007年底引资总额突破5亿元,新上民营企业36个,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个,5000万元以上企业5个,1000万元以上企业12个。
新农村建设
按照“因村制宜、示范带动、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方面,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把全乡32个行政村划分为三个产业带、四个中心村,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村容路貌整治方面,该镇着重建立了长效机制,实现了村村有专职卫生保洁队伍和公路管护队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水泥路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程控电话村村通;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实现村村有超市、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村村有文化大院。
2、河北平山县北冶乡乡镇概况
位于平山县西南部,西南与山西省盂省、河北省井陉县接壤。国道207线穿越乡境北部。全乡39个行政村,72个自然庄,18600多人,耕地面积17265亩,人均耕

地0.8亩,是平山县山区大乡,全乡总面积220平方公里,80%是山场。有一条暗河蜿蜒穿乡而过,冲积形成了两岸的荒滩。山场面积27万亩,森林覆盖率60%以上,有原始森林、飞播林、人工林等。林产品产量比较高,品质属天然绿色,种类主要有核桃、花椒、柿子、大枣、苹果。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桂山坐落在乡域中部,以天桂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方圆132平方公里的大旅游区,比较著名的有天桂南山、天桂后山、清风大峡谷、汤汤水电站、瑜珈山铭觉寺、聚仙山、燕尾庄和黄安的民俗文化村。流传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的白毛女传说就起源于此。各村的文艺队、武术队在农闲季节也很活跃。全乡主要经济作物有核桃、花椒、柿子、苹果、大枣。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恶石的苹果、柏树庄的中华大杏梅、木盘的大枣在全县比较有名。
乡镇沿革
矿产丰富,有冶炼厂古址。1958年建大公社,塔崖、唐家会、北冶。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北冶公社,塔崖公社、唐家会公社。1988年撤人民公社,原北冶公社、塔崖公社、唐家会公社合并为北冶乡。[2]
经济概况
清东跨省公路正式开通
清东跨省公路起自北冶乡清风村,止于山西省盂县仙人乡东庄头村。全长25公里,清风段13公里。该路1997年10月开工,由清风村人民自主修建,历时四年全线贯通,共动用土石120万方,人工22万个,总投资260多万元。清东跨省公路得到了县扶贫办、计划局、交通局、民政局、石家庄日报社、平山电视台等单位和平山镇西街、东关等8个村的大力支持。
完成天桂山旅游路北冶段路基工程
天桂山旅游路北冶段起自土岭村,止于燕尾沟村,全长12公里,按山区三级路标准建设,填挖土石26万方,总投资815万元。2000年11月开工,2001年4月底完工。
开工建设天桂山后山旅游路
天桂后山旅游路起自西下宅村,止于天桂后山脚下的柏树庄村,并与207国道官道峪段相连。全长11公里,路面宽5米,总投资600多万元,由北冶乡自筹资金建设。采取了乡出水泥、村出义务工并负责组织施工的办法,截止到2002年底完成7公里。
文化生活为活跃丰富全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2001年2月,由乡组织,成功举行了首届文化艺术节,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