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风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

蓬皮杜中心

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到了70年代以后,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应当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这个术语也于1978年由祖安·克朗和苏珊·斯莱辛两人的专著《高科技》中率先出现。

高科技风格首先从建筑设计开始。

高科技(high tach)是在建筑形式上突出当代技术的特色,突现科学技术的象征性内容,以夸张的形势来达到突出高科技的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目的。这个风格,在建筑上和工业产品设计

汇丰银行总部大厦

上都有很突出的表现。

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任佐·皮阿诺和英国建筑家理查·罗杰斯于1977年设计的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和1986年设计的位于伦敦的洛伊德保险公司大厦,就是高科技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在工业产品设计中,高科技风格派喜欢用最新材料,尤其是高强钢,硬铝或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产品形象,常常将产品内部的部件,机械组织暴露出来,有时又将复杂的部件涂上鲜艳的色彩,以表现高科技时代的“机械美”“时代美”“精确美”。如1984年意大利设计师马内奥·波特设计的金属椅子,1987年英国设计家诺尔曼·福斯特设计的小几。

高科技风格的实质在于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