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水镇位于台湾台南县西北部,北临嘉义县义竹乡,东北连后壁乡,东邻新营市,西邻学甲镇,南接下营乡。
本乡位处八掌溪南岸,属于平原地形,系由八掌溪及急水溪冲积而成,地形平坦,无丘陵或山脉,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
历史
盐水镇可说是台湾最古老的乡镇之一,最早在郑芝龙、颜思齐来台时就已有汉人移民进入,是船只进入八掌溪的集散地,因地形略微弯曲,状似新月,故称之为“月津”、“月港”,又因海水注入港口,使港内有咸水而得名“盐水港”,曾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万华、)四月津(盐水)”的俗谚,繁华一时。
日治时期,日本政府兴建铁路纵贯线,并预计于盐水设置车站,但最后并未完成。传言此因地方仕绅唯恐“斩断地龙”,影响地方发展而作罢。然台湾铁道史一书中记载,当时日本人乃为考虑盐水地区尚有河运之便,遂在三条计划线(分别经由盐水、新营、白河中,选择条件较平均,经由新营的路线。其后虽研议新营经由盐水至布袋之支线弥补不足,但亦未完成,使得盐水荣景不再。
盐水港因日军为巩固据点,于布袋兴建堤防而淤塞。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于此地设置“盐水街”,划归台南州新营郡管辖,战后改设台南县盐水镇至今。
特色小吃,猪头饭。
主要景点
盐水古名「月津」,三面环河,是个弯月型的天然海港,台湾有句俗谚: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指的就是盐水。由於绝佳的地形和地理位置,盐水曾是南部重要的通商港口,形成极为繁荣的城镇。
现在来到盐水,在盐水的街道巷弄间,仍可以看到一些残存的辉煌记忆,如中正路上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墙面,以及著名的「八角楼」,这栋以上等福杉完成的建筑,工程繁复,是盐水过往风华的最佳写照。
岸内糖厂
地址:盐水镇岸内里新岸内96号
武庙
地址:盐水镇武庙路87号
伽蓝庙
地址:盐水镇三福路11号
八角楼
地址:盐水镇中山路1号
妈祖庙
注意事项:从八角楼对面旧称「王爷庙巷」的中山路3巷绕过去,会来到妈祖庙,王爷庙巷古朴外墙常可看到有「铁剪刀」的身影,相传是荷兰人引进的建筑样式。
从巷子绕出来後,就会看到妈祖庙,妈祖庙又称为「护庇宫」,已有300多年歷史,香火鼎盛,盐水旧称月津港,是早期渔民聚居之地,对妈祖信仰尤其虔诚。
妈祖庙保存了古老的「卜米卦」传统,一杯米就能为民众解惑,解决许多人生的疑难杂症。
妈祖宫街
注意事项:旧称「妈祖宫街」的小巷子,就在中正路111号旁,这条巷子又有「银带巷」、「鱼鳞巷」等称呼,过去渔获上岸时,渔夫就是走这条巷子将鱼货担到市场上叫卖,墙上路上常有许多鱼鳞掉落,因此有此称呼。
桥南老街
注意事项:进入桥南老街,彷彿进入时光隧道回到过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兴隆桥旁的「泉利打铁舖」,说实在的,看到这家店真的让人忍不住想尖叫,因为这家店既古老又有味道。
桥南老街号称全台始街,今日仍保留了许多古老建筑,过去这条路是主要省道,店舖和住家建筑混合,经常是前面作为店面,後面作为住家。
街上许多房舍仍保有闽南式山墙建筑特色,例如「穿瓦衫」墙,就是将瓦片像穿衣服一样镶在墙上,又称为「鱼鳞墙」。
天主堂
注意事项:提到天主堂,好像有点格格不入,不过盐水的天主堂可是相当「本土化」,远远看到天主堂的十字架,走近一看,台湾庙亭形式的圣母亭让人惊讶。
走进圣母亭一看,圣母玛莉亚和圣婴像扮相如台湾本土神明般头戴冠冕,而且皮肤是黄黑色的,更是令人大吃一惊,觉得十分有趣。
田寮里台湾诗路
地址:台南县盐水镇田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