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意画

诗词原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2]

注释译文注释

⑴晓出:太阳刚升起。

⑵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⑶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⑷毕竟: 到底。

⑸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⑹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译文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3]

格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歌曲谱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其格律属于首句入韵仄起式。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修辞

倒装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意为:

西湖六月中风光,

毕竟不与四时同。

夸张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对偶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词鉴赏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5]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作者简介杨万里

(1127-1206年)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