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战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研制国家:国际合作,名称:猎豹(Cheetah)

一、概述:

“猎豹”是南非阿特拉斯公司(Atlas,现为Denel丹奈尔公司)和以色列合作在法国“幻影”III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战斗轰炸机。细长的机鼻、锯齿形的机翼前缘和鸭式三角翼无平尾布局是该机的显著特点。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南非国内长期动荡,政治经济均存在存在不明朗的因素,边境常有军事行动。同时联合国自1977年起对南非实施包括先进战斗机在内的武器禁运。因此南非空军的第二代战斗机——1963至1970年从法国所购买的47架“幻影”III明显的老化落伍,迫切需要进行改进。基于南非政局动荡,政府对外界偏执而保守,改进计划直至1986年7月16日才由当时的南非总统博塔(P.W.Botha)公诸于世。但这些透露的消息还是非常少。计划大约在80年代初开始,由生产CSH-2“石茶隼”的阿特拉斯公司所承担。

改进包括机身大幅重新改造,更换大部份部件,改进飞行控制系统等。机身进气道的短舱上增加一对鸭式前翼,机头两侧与前下机身加上边条,机翼前缘改为锯齿形等。“猎豹”的外形让人联想起同样由“幻影”III改造的以色列“幼狮”。事实上,南非正是在以色列的协助下改进“猎豹”的。由于南非已取得了“幻影”F-1的斯奈克玛公司“阿塔”(SNECMA Atar)9K-50发动机的生产许可权,“猎豹”可能会采用这一发动机,而并非“幻影”III的原发动机或改进型。“阿塔”推力49.2千牛,加力推力70.6千牛。改进后的“猎豹”的机动性能,例如瞬间转向能力都会比“幻影”III好。虽无证据支持,但相信飞机重量在改造后必定会增加。

“猎豹”第一架原型机是由双座的“幻影”III D2Z改造而成,于1986年首飞。之后所有“幻影”III BZ,III DZ和III D2Z都被改成双座“猎豹”DZ。上述型号主要为多用途战机和教练机,为单座“猎豹”战机的研制开了一条路。其它的改型还有由“幻影”III EZ,III RZ,III R2Z的“猎豹”EZ单座战斗机、研制中的侦察型“猎豹”R/R2。

二、性能指标

尺寸数据:翼展 8.22米,机长 15.55米,机高 4.5米,机翼面积 35.00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66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1370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 2330千米/时,升限 17000米。

武器装备:两门 30毫米型机炮,载弹量 4000千克。

动力装置:一台SNECMA Atar 9K-5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 49.2千牛,加力推力70.6千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