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壳熔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结壳熔岩(Pahoehoe)

“Pahoehoe”是夏威夷词汇,用来描述一种有光滑表面的熔岩。这种熔岩有时呈圆丘状或绳状,也称为绳状熔岩。

结壳熔岩流动过程中表面冷却形成塑性外壳,而内部的熔岩流又不断的挤出形成新的壳体。结壳熔岩经常展现出奇形怪状的形态,常被形容为熔岩雕塑。

结壳熔岩粘度小、易流动,熔岩流表面气孔较少。

具有光滑的、波状的、绳状的或内脏状的淬火玻璃外壳的熔岩,它是熔岩流的表层没有破碎就冷凝而成的。结壳熔岩的熔岩层平均厚03米至数米,流速为0~30千米/小时以上,温度高,黏度低,熔岩流的长度与熔岩流的厚度比在50~100以上,多由玄武质熔浆构成。根据结壳熔岩的表面结构,可分为:大块结壳熔岩、鳞状结壳熔岩、贝壳状结壳熔岩、绳状结壳熔岩、板状结壳熔岩等。结壳熔岩也发育有许多表壳构造。pahoehoe为夏威夷语,即‘光滑’之意。1882年由达顿(Dutton)引入火山学术语中。[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