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德(Robert Recorde, 约1510~1558)可以称得上是英国第一个数学教育家。他出生于威尔士的Tenby,153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同年成为万灵学院研究员,继续学习神学、法律和医学。后去剑桥,于154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离开剑桥后,他去伦敦行医。1549年任布里斯托尔造币厂厂长;1551年任爱尔兰矿藏与货币总检查官。1557年因所出版的《砺智石》中的文字而入狱。1558年去世。
雷科德出版了四部教材:《艺术基础》(1543)、《知识之途》(1551)、《知识城堡》(1551)和《砺智石》(1557),分别为算术、几何、天文和代数教材,其中《砺智石》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代数学教材,因作者创用等号“=”并使用正负号“+”、“—”而著称。
相等(equal)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等 号(Sign of Equality)之出现与方程有关,数学於萌芽 时期已有了方程的记载,因此亦有了表示相等关系的方法。
“方程”的概念早於中国古代已出现,但它是 以“列表”(算筹布列)的方法解之,并不需等号,而书写时则以汉字“等”或“等于”表示。阿默斯纸草书 中以“”表示相等;丢番图则以“”或间中以“”为等号;巴赫沙里残简中以相当于pha 的字母为等号;到了十五世纪,阿拉伯人盖拉萨迪以“”表示相等;雷格蒙塔努斯则以水平 之破折号“──”为等号,如 表示x2+3x=30;帕乔利亦以破折号为等号,但 较长且记於数字之下,如表示
x2-y2=36。
雷科德於1557年出版的《砺智石》一书中 ,首次采用现今通用之等号“=”,因此这符号亦称为雷科德符号(Recorde's sign)。不过,这符号之 推广很缓慢,其後的著名人物如开普勒、伽里略与费马等人常以文字或缩写语如aequals, aeqantar, ae, esgale 等表示相等;1637年,笛卡儿还以“=” 表示现代“±”号之意,而以“”为等号。直至十七世纪末期,以“=”为等号才被人们所接受 ,并渐得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