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萘乙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828

CAS号 86-87-3

中文名称 1-萘乙酸

英文名称 α-Naphthaleneacetic acid;1-Naphthylacetic acid

别 名 α-萘乙酸;1-萘基乙酸;α-萘醋酸

分子式 C12H10O2;C10H7CH2COOH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米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分子量 186.21 沸 点 285℃(分解)

熔 点 133℃ 溶解性 微溶于冷水、乙醇,溶于苯、乙酸,易溶于碱液等

密 度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5(毒害品)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植物生长刺激素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该物质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皮肤等组织有极强的损坏作用。吸入后可能楞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00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夜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如发生呕吐,使其他以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 气管。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