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舍天上一顿饭,不舍通辽‘二人转’”,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于方圆几百里大车“老板子”和一些农牧民之间的口头禅。那时路过通辽和到通辽办事的人们,必得要看一场“二人转”,否则将留下遗憾。
“二人转”起源于东北地区,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曲艺艺术。它的表演形式简单,虽有两个人表演,就可以扮演千军万马,要求演员“唱、说、做、舞”功夫皆佳,歌唱和舞蹈浑然一体。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很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上世纪初,通辽还是一片水草丰美、花红柳绿的原野,野兽出没,百鸟齐呜,人烟稀少。一个叫“白音太来”的小村庄座落在通辽城的南端。辽河从村庄的西北不停地流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滚滚的辽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形成了辽河冲积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因而有逃暗者在这里垦荒。1909年,东北军大帅张作霖在这块肥美的土地上建立了地段窝堡“三堂”,管理这里的农垦事宜。接着便有大量的外籍汉人移民到这里开荒种地,打破了科尔沁草原的封闭和宁静。
移民的进入,特别是吉林、辽宁一代移民落户,带来了“二人转”艺术。那时的“二人转 ”表演基本是在农户的屋里或在南北两边大炕的大车店地下,或打地摊,或唱堂会,成为通辽地区人民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食粮和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辽市(现科尔沁区)政府非常重视“二人转”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于1956年7月1日成立了通辽市“二人转”剧团,并建造了能容纳300余人的“二人转 ”剧场。
通辽“二人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演出中,既有传统段子,又有新创作的现代段子,如《三击掌》、《兰河怨》、《牧民与司机》、《射箭手》、《雷锋》等段子,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二人转”在发展中,注意发展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在反映蒙古族生活的段子里,创造性地把“安代”音乐和蒙古民歌揉合到唱腔里,既有民族特色,又保持了“二人转”的风格。
通辽“二人转”以其精湛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赢得了广大观众们的青睐,不仅农牧民喜欢,城里人也喜爱,并在东北地区名声显赫。
1964年应邀进京演出,先后在煤碳部、纺织工业部、民委、民族文化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了李先念、薄一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成为北京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亮点。根植于泥土之中的艺术奇葩“二人转”登上了大雅这堂。
现在的通辽“二人转”是科尔沁区戏曲剧团的“拿手好戏”,演员阵容强大,艺术水平高超。服装、道具、音响先进。经常深入到农村牧区和社区演出。在继承传统和创新方面又有新突破,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不能舍弃的一门欣赏艺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