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居简介位于海南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沿着进村的林荫小道走100多米,就可到达宋氏祖居。
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高祖、曾祖、祖父3代都居于此地,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于1861年在这间祖居 里诞生.为纪念宋庆龄及其家庭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文昌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复宋氏祖居,并在宋庆龄基金会和海内外友好人士的支持下相继兴建宋庆龄陈列馆、宋庆龄植物园,还在祖居北边竖起了高达3.2米的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修葺一新的宋庆龄祖居为当地传统的农家宅院,由2间正屋、2间横屋、2间门楼和院墙组成,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平方米。陈列馆设在其中,馆内分别陈列着宋庆龄青少年时代、革命战争年代和从事世界和平事业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她的深切怀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仿制实物等。
历史背景宋氏祖居在海南省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距海口约80公里,距文昌县城30公里。。
走近宋氏祖居,只见由邓小平题写的“宋氏祖居”4字匾额挂在门楣上。室内陈列着宋庆龄的祖、父两代人使用过的物品,有种地用的犁和耙,有挑水用的担和桶,还有做饭用的锅和灶等。墙上还挂着宋庆龄高祖、曾祖和祖父的照片、家谱以及一些历史情况的介绍。
从介绍中得知,这庞大的宋氏家族原来姓韩。宋庆龄的高祖叫韩儒循,曾祖叫韩锦彝,祖父叫韩鸿翼,早先居住在文昌市罗豆乌坡村。高祖韩儒循时迁来古路园村,从此,韩儒循、韩锦彝、韩鸿翼3代都在这里居住和务农。
宋氏祖居是韩儒循在清嘉庆年间建造的,采用的是砖木结构,坐西南向东北,二进格局,由两间正屋、两间横屋、两间门楼和院墙组成,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是当地传统的农家住宅。
这韩氏家族怎么变成了宋氏家族?从墙上的家谱看出:宋庆龄的祖父韩鸿翼生有3男,即韩政准、韩教准、韩致准。韩家祖先向来务农,生活艰苦。1875年,宋庆龄父亲韩教准12岁时,由于家境贫寒,同哥哥韩政准一起跟随舅舅到美国谋生,后来被舅舅收为养子,从此改姓换名为宋嘉树,号耀如。后来他共生下3男3女,所生子女均用宋姓,依次为宋蔼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宋氏姐弟6人,均成为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尤其是其中的“二小姐”宋庆龄,称得上是中国妇女中的豪杰。
相关人物宋庆龄,1893年生于上海,曾留学于美国,1913年回国后任孙中山的秘书,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从此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参加了护国、护法和讨伐陈炯明叛变诸战役。从1921年起,宋庆龄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她坚持孙中山的革命立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与国民党右派和蒋介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她曾两次出席国际反对帝国主义同盟大会,当选为大会名誉主席,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先后在广州、香港等地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主席等职。1981年5月29日逝世。逝世前宋庆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
宋庆龄从一个民主主义革命者发展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她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女儿,她又属于全世界,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周边景点祖居西北侧约200米处是宋庆龄生平陈列馆。馆内分别陈列着宋庆龄青少年时代、革命战争时代和从事世界和平事业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她深切怀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达230多件,仿制实物共150多件。陈列品具体而翔实地再现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宋庆龄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为伟大祖国的建设而奋斗。
交通指南门票:15元;开放时间:8:00—18:00
由文城镇乘车至昌洒镇(5一10元)、下车后可乘摩托车(2元)到达;由文城镇乘山租车(30一40元) 逗留时间:建议30分钟
行家指点:周边尤任何可食宿地点、建议回文城镇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