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驮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感驮岩外景

感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广西那坡县城北约500米处的后龙山下,呈天然洞穴,故称“洞穴遗址”,现存遗址约1200平方米,保存较好的文化堆积约400平方米,200年7月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政发[200}37号)。

感驮岩遗址首次被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末,1997年8月至200年9月,广西区文物工作队和我馆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及整理,共挖掘探方十三个,揭露面积380平方米,发现墓葬三座、灰坑一个、用火遗迹多处,完整的陶、石、骨、蚌、铁器千余件,依地层迭压关系及出土遗物的变化,感驮岩遗址的文化遗存可分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文化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三期。从文化层堆积情况推断,至少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感驮岩遗址的发掘是广西地区一次重要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仅数量多,而且风格独特牙璋、炭化粟等在广西史前考古中还是首次发现,牙璋的发现、证明感驮岩遗址与中原地区古代文化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也为越南北部冯原文化牙璋的来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感驮岩遗址的发掘填补广西史前文化空白,为研究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古代社会面貌及古代文化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