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次轩
友讯(D-Link)集团董事长高次轩
2004年D-Link最大的收获是在消费性网络产品方面。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第一、二季的调查显示,D-Link在消费类网络产品领域连续获得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成绩。不过,在消费类市场取得成功的背后是D-Link这个品牌在国际上的进一步强化。前不久,美国Interbrand品牌调查公司公布的最新台湾十大国际品牌中,D-Link第一次进入台湾十大国际品牌。
1994年,D-Link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主主导D-Link在中国大陆的品牌经营。在广东东莞,江苏吴江设有制造工厂,在成都、北京、吴江设立了研发中心。设在东莞的工厂正在为D-Link全球市场供应着80%的产品。D-Link在祖国大陆投资6亿元人民币的承诺不断得到落实:投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在祖国大陆的技术研发;投资2亿元人民币用于在祖国大陆的营销和服务;投资3亿元人民币用于在祖国大陆的生产制造。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D-Link在大陆市场的巨大投入和努力正取得一系列回报。
关于国内市场,我的想法是持续不断在努力!不管台湾还是中国任何一个华人地区。从我们全球策略来看,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这两个是核心的着眼点。中国是我们支持全球的最重要的基地,包括制造,研发,成本的掌控,提供服务、支持的效率,几乎都是在大中华地区实行的。所以我们产品的开发,工厂都在中国。我们唯有靠行销主流市场加上有效率的控制和运作才可让我们的实力与国际厂商竞争。因此国内市场,除了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外,还必须提到他对我们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作用。
具体的来说,D-Link所采取的是国际品牌着陆本土的方式。我知道终端消费者不仅对价格很敏感的,而且对品牌也很重视,比如各位买手机一定回注意品牌,越是消费类的产品,品牌的作用越明显。因此我们才采用这种方式。我们要运用国际品牌的威力,加上极高的性价比这样才能和国内厂商也进行竞争。
D-Link从企业市场扩展到SOHO、家用市场,会更加重视使用者的感觉,从理性转向感性。未来的网络是无缝隙的网络,因此无线产品空间很大。无线的产品只是把有线重复一遍,因此是一个扩充的市场。除了家庭,我们在很多企业做了AP,很多AP的东西往交换机里放,将来的交换机两种都可以,叫无线交换机。在企业方面我们会做一些新产品的开发包括运营商电信方面的,这一切我们都在有计划的进行。
至于中国大陆市场的目标,我们的要求和全球一样,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名,除了第一名我们没有别的选择。第一名有很多方面,在知名度,形象上我们肯定要保持第一。我们的定位应继续保持国际化,但价格上也会更有竞争力。我们和合作伙伴要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把基础打好,对终端的诉求再加强,我们会把产品的创新和成本控制做好。我想在各方面配合下,在中国也必须做到第一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