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克特里亚王国
巴克特里亚王国(约前256~前145),(Bactria,Kingdom of)公元前3世纪中叶希腊殖民者在中亚建立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巴尔赫)。“巴克特里亚”是古希腊人对今兴都库什山以北的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的称呼。这一地区是古代中亚、南亚、西亚的交通枢纽,公元前 6世纪後期起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原居民属东伊朗族。公元前329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此地後 ,即以此为其东方领地的统治中心。塞琉西王朝统治中亚时,更将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移居此地 。公元前255年 ,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图斯一世(约前 256~前 248 在位)宣告独立。并委派其亲属和功臣为各州总督。约公元前230年,索格狄亚那总督欧西德穆斯夺得王位。公元前 208年,他挫败安条克三世率领的塞琉西军队,迫使後者正式承认巴克特里亚王国。其子德米特里一世 ( 约前200~前185在位)即位後,将喀布尔、犍陀罗和旁遮普等地纳入王国的版图。至公元前2世纪70年代时,王国的版图东起恒河中游流域,西达波斯沙漠,南抵孟买湾,北界锡尔河,势力鼎盛。但就在这时,监领兴都库什山以北地区的欧克拉蒂德斯发动叛乱,在巴克特里亚称王。从此,王国以兴都库什山为界,分裂为南北二朝,互相攻战不已。一些势强的总督或将军乘机割据一方,国势转衰。公元前145年,巴克特里亚为大月氏人和部分塞种人所征服。公元前1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初,控制喀布尔和犍陀罗地区的赫尔谟尤斯一度势强,但在安息却很快衰亡。
巴克特里亚王国时期 ,中亚的农业和畜牧 业迅速发展,种植小麦、稻谷、葡萄。费尔干纳盆地以出产良马着称。公元前3世纪以後 ,城市经济繁荣。希腊的宗教、建筑风格、雕塑技艺、钱币和金属器皿的铸造技术在中亚及南亚北部广泛流行。由于希腊殖民者积极地同其故土保持联系,加之中亚居民善于经商的传统,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交通亦有很大发展。从中国西北经中亚或从中国西南经由印度去西方的商道,都经过巴克特里亚,因此中介商业十分发达。由希腊移民创建的巴克特里亚王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构成等都植根于古老的希腊文明。由于这种外来文化是被移植、发展于同样具有古老文明的中亚腹地,并不断受到印度和波斯文化的影响与渗透,因而形成了一种以希腊文化为基调的混成文化。这种文化,对中亚古代文明的发展影响甚深,对中亚周边各文明区亦有程度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