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道贡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川北道贡院】川北道贡院,又称作“考棚”,位于今阆中古城学道街,是我国至今保护尚为完整的古代贡院之一。(贡院是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阆中县志》记载:顺治九年壬辰(1652年),全川未靖,补行辛卯科乡试,围设保宁府。甲午、丁酉、庚子三科皆在保宁,至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始移成都,“嘉庆二十二年,川北道黎学锦率属重修……”。

贡院考棚具体建于何时,已无确切记载,查明代嘉靖《保宁府志》,有建筑群叫明伦堂,考场四十间,而清代黎学锦重修考棚地基原来也很宽广。三进四合庭式建筑纯穿斗木结构,房舍整齐规矩,高出街坊民居一头。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都是号房。考试时按天、地、玄、黄……编号,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与大门相对的正厅是一楼一底的殿堂,是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地方。庭院中是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点。斋舍为一楼一底四合院,楼下庭院纵贯走向。

阆中同成都一样,是全国兴办学校最早的地方,人才辈出,文风炽盛。1987年10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会议就是在贡院里召开的。

目前,已建成科举博物馆,现有孔子塑像、清代衣妆、应试考物等,游客可自主参与,自得其乐,不久巴蜀第一砚也将落户贡院。

发轫于隋朝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像奥林匹克大赛一样,坚持了一千三百余年,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巨大而久远。西方学者S•威廉斯说:“古代中国文武官吏所由产生的这种……无可比拟的制度,被东亚邻邦所仿效,并被西方社会借鉴采用,形成西方的文官考选制”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至今,从联合国到大多数国家,官员仍须由考试 选;在中国,考选人才更关联着每项事业,每个家庭每个学子……

历史青睐人文荟萃的古阆中。这里珍藏的至今尚为完整的古代贡院,定会将人带进深邃时光隧道,又引向辉煌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