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吾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傅吾康是当代德国著名的汉学家和战后汉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汉堡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系名誉教授。他精通中、英、德文,一生潜心研究明清史、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东南亚华人碑刻史籍,著作丰富,是国际知名的明代史权威学者和国际著名的汉学家。

生平简历

傅吾康,原名沃尔弗冈·法兰克,1912年生于德国汉堡,从小受其父德国汉学界泰斗福兰阁的影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1930年起先后在汉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汉学和日本学、历史学。1935年以《康有为和他的学派的变法维新运动》(Die staatspolitischen Reformversuche K'ang Yuweis und seiner Schule)一文取得汉堡大学博士学位。1937年傅吾康只身来华游学,先到上海、南京等地访学,不久到北京,历任“中德学会”(Pekinger Deutschland Institut)秘书、主事、会长和研究员等职,1945—1946年曾任北平辅仁大学讲师,1946—1948年在成都担任国立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1948—1950年应冯至先生的聘请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德文教授。期间,他还先后担任了《中德学志》、《汉学集刊》和《中国文化研究会刊》的编辑工作。在中国他同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的胡隽吟女士结婚。1950年傅吾康回德国,接受汉堡大学的聘请,出任中国语言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直至退休。傅吾康在50—70年代还先后担任了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吉隆坡马来西亚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和檀香山夏威夷大学的客座教授,德国东亚协会主席等职。德中建交,任外交部访华团顾问。著名的德国东亚学术杂志《远东学报》(Oriens Extremus)和汉堡亚洲研究所也是他倡导创办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