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河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古代疏浚航道港口的工程船舶。随着船舶的不断增大和增多,航道和港口的疏浚工作日趋重要,历史上陆续出现了浚河船及其发展的记载。《宋史》记载,当时制浚川耙疏浚河流,即用长八尺、齿长二尺的木耙系石块坠入河底,在两只相距八十步碇泊的船上用辘轳绞动木耙,来往挠荡泥沙,然后移动船只逐段疏浚。到清朝陈芝岑造的机轮船,也是用两只船,一船装犁,一船装轮,往来疏浚。浚川耙利用人力,机轮船则利用水力。清朝黄树又创造一种链斗式挖泥船,称为“清河龙”。船分九节,第一节是链斗式挖泥船,第二至第九节是装泥船,依次装载河泥。在此以前是靠水力冲走泥沙,不适用于水流平缓的航道。“清河龙”是将泥沙挖出运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