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乌原鲤(Procypris merus)
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鲤属。
俗称:乌鲤,墨鲤,乌鲫,乌钩,黑鲤。
英文名:Chinese ink carp 。
濒危等级:易危。
外形特征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甚高,腹部平直。头较小,吻较长,吻长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口端位,呈半月形;唇很厚,
表面有许多明显而细小的乳头状突起。须2对,较长,颌须较吻须粗长。侧线微下弯,侧线鳞41-45个,背鳍与臀鳍均具强壮的硬刺,其后缘呈锯齿形。背鳍外缘内凹,基底长,分枝鳍条为16-18。胸鳍较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腹鳍起点。头部和体背部暗黑色,腹部银白;每个鳞片的前部有一黑点,联成体侧明显的纵纹;各鳍为深黑色。
生存习性乌原鲤为江河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流水深处底质为岩石的水体,亦能生活于流速较缓慢的水体底部。有短距离的洄游习性,冬季产卵后溯江上游,洪水期向下游游动。食性杂,常以口向水底岩石表面吸食底栖动植物,以小型的螺蛳、蚌类、蚬类为主,也食少量的水生昆虫的幼虫、水蚯蚓和藻类。因为吸吮是这种鱼的取食方式,所以常不免将少量的泥沙一亚带入肠管中。一般需超过2龄始达性成熟,产卵季节为11月至翌年1月;卵分批产出,呈黄色,沉性,并具一定粘性;产卵场多在水流湍急、多着生藻类的沙滩石边、沙滩尾处。
分布地区乌原鲤分布于西江水系干支流,在广西境内为普通的上等食用鱼类。市场上常见者多为0.5-1.0公斤重的个体,最大个体能长至重7公斤。产量虽不高,但其体厚,肉味鲜美可口,故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
由于本种有迁移习性,而河道各支流均修建坝闸,阻碍了洄游河道,影响了它的生活和繁殖;而工业污染的排放,造成水质恶化;加之捕捞过度等因素,使其资源量下降,目前已成为易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