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模式栾川模式是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县——栾川县21世纪初大力发展旅游探索出的经验总结。它是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经验。“栾川模式”究其经验内容上来讲,它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拓进取,不断创造和探索出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快速发展旅游的工作经验。2005年栾川模式和宁波经验、焦作现象并称中国发展旅游的“三大模式”。
栾川地处豫西伏牛山腹地,是个面积达2477平方公里的深山区县。八百里伏牛山胜景荟萃栾川,地上山水美景醉人,地下溶洞奇观诱人,灿烂的老子文化、民俗文化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峡谷、飞瀑、深潭、幽林、溶洞星罗棋布,地质构造独特,全县森林覆盖率83.7%,空气中负离子每立方厘米平均高达3万个,是我国空气最清洁的地方之一。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因山高坡陡、穷乡僻壤,“藏在深闺无人识”。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仅5518万元,全县党政机关干部及教师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
县域经济如何实现突破,成了栾川领导者日夜思考的头等大事。
在反复考察论证后,2000年,栾川县果断制定了“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主要领导带头抓、四大班子亲自抓,在全县掀起“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发展旅游业的高潮,鸡冠洞、龙峪湾、重渡沟、老君山、倒回沟、养子沟等一个个风景区闪亮登场,47个县直单位和33个旅游企业连续3年开展旅游促销,久居喧闹都市的人们陆陆续续地被吸引走来,2001年,19万;2002年,60万;2003年,180万;2004年,249万;2005年,389万;2006年,440.1万;2008年,500万……如潮的人流给栾川送来了一桶又一桶“金”,栾川20%的农民依靠旅游业致富了,有人形容是“一个洞富了一个乡”、“一座山富了一个县”。
栾川刮起的开发绿水青山劲风,不仅给百姓带来了财富,也给旅游界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和创新。这种由政府主导,通过聚焦式发展迅速把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以旅游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也受到旅游界高度关注,被称为“栾川模式”。2005年至今,先后有300多个市、县旅游考察团来参观考察。栾川一下子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山贫困县走出中原、走向全国,成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的全国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一。
如今,栾川这个封闭的山区小县,已开发出5家4A级旅游景区,并且形成了以老君山为代表的山水游,以龙峪湾为代表的森林游,以鸡冠洞为代表的溶洞游,以养子沟、重渡沟为代表的农家游,以九龙山为代表的温泉游,以伏牛山滑雪度假区为代表的滑雪游组成的旅游群落。
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在栾川实地考察后感慨地说:“全国旅游看两川,省级看四川,县级看栾川,国家提倡多年的政府主导旅游业的做法,在栾川找到了例证”。
栾川模式的主要做法1、党政主导,真抓实干,建立高效的机制
全面主导旅游规划;把旅游业摆上突出位置;理顺旅游业发展体制;建立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工作合力。
2、突出特色,深度开发,打造理想旅游目的地。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精品景区;全方位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
3、精心策划,部门联动,强力开拓旅游市场。
坚持捆绑促销,做大品牌;实行部门联动,全员推介;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利益共享;策划节会活动,引客入栾。
4、外引内联,借梯上楼,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5、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建设宽松的旅游环境;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营造全民兴旅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