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琴蚝
珠海横琴蚝这几年脱颖而出,不知横琴岛的人很多,没听过横琴蚝的人很少。横琴岛四面环海,处于咸淡水交界处,温度适宜,水质干净,微生物丰富,是理想的天然蚝场。
早在宋代,当地的蚝民就开始用插竿的方式来养蚝。蚝一般附生在礁石上,随着潮水的涨落,蚝壳开开合合,吸入海水里面的藻类和浮游生物。蚝民们在海里插上竹竿作为标志,投下石头、瓦片养蚝,养肥再采.
现在横琴当地的蚝民把蚝采回来后,经过多级净化处理,进行无公害绿色养殖,获得全国贝类产品A级绿色食品认可。横琴蚝以大、肥、白、嫩、脆,傲视同类。
横琴蚝如今也和新生婴儿、阳澄湖蟹一样,套上了一只塑料防伪环,上面标明其出身之纯正,来路之清白,售价18元一只。这种优质鲜蚝,专门用于刺身,算得上是“蚝门”贵族。
蚝(Oyster)蚝演化於侏罗纪,在温暖的南方海域,岛屿周围的海床及岩石上制造、形成礁状物。
蚝,又名牡蛎,别名蛎黄、海蛎子。在动物分类中属于瓣鳃纲,牡蛎科,拉丁文:Ostrea,繁体字写作:蠔。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带的沿海地区,人们一般都称之为:牡蛎或海蛎子;在福建沿海及台湾地区的人们称之为:蚵仔;而在两广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们都称之蚝。
牡蛎属贝类,世界上计有100多种,我国沿海产的约有20多种,现已人工养殖的主要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等。每年冬春是牡蛎收获季节,我国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的俗谚,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到次年清明的牡蛎肉最为肥美,是最好吃的时候。目前沿海许多地区采取了立体养殖法,常年基本上都有牡蛎肉供应,颇受人们欢迎。肉肥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据分析,干牡蛎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钙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是健肤美容和防治疾病的珍贵食物。蚝除了肉可食,珠可作装饰外,蚝壳可供用药,功能制酸镇痛,可作胃药,治胃酸过多。对身体虚弱、盗汗心悸,也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