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串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东串猪为如皋养猪业的当家品种。据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编修的《如皋农民就很重视猪种的选育。“东串猪”就是在长期培育中形成的地方良种。该种猪原产于如皋西部及泰兴东部的高沙土地区,现已成为全国各种猪之一。

东串猪周身黑毛,躯体较长,胸部宽广,背腰平直,四肢高立,粗壮坚强,臀部倾斜,头部耳大下垂。头型分为两种:“马脸型”头脸长直,嘴简短而粗,插口深,形似马脸,主要分布在如皋东部地区;“狮头型”头脸短而宽,脸微凹,且多皱纹,耳大,形似狮头,主要分布在如皋西部地区。

东串猪母猪性成熟较早,繁殖率高,初产在9头以上,经产约12-14头,产后泌乳量高,哺育能力强,仔猪发育均匀。东串猪性情温驯,耐粗饲,生长快,育肥期一般日增重0.38-0.41千克,7-8个月每头重80-100千克。东串猪肉质较好,营养丰富,瘦肉率可达44-45%。自50年代开始,推广用克夏种猪作父本,70年代采用苏大白种猪作父本,一代杂交猪生长更快,肉质更为佳美,是灌制如皋香肠、香肚,加工如皋肉松、火腿等名特产品的优质猪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