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南粤“英歌”,演员持双棒起舞,其形式虽与“鼓子秧歌”有近似之处,但表演者要画脸谱,扮成《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盛行于广东潮汕一带。潮汕乡民移居香港后,常于年节时组织青年演出“英歌”,以此寄托乡思,增强本族系成员的团结。
在中国广袤的汉族地区,一年之中最为隆重和热闹的民俗节日,莫过于自古以来的传统“春节”。随着千百年来朝代的更迭和岁月的沧桑巨变,长达十天、半月以至整个农历正月,群众性庆祝高潮的内容和由内容所决定的形式,仍旧始终显示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也正是这些蕴含多方文化内涵与形式的民间艺术,构筑了我国东西南北各方,大相径庭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歌舞及其形式。
北方喜庆佳节中不可或缺的民间歌舞“秧歌”,自宋代伊始,逐渐遍及于大江南北,成为融入不同地域民间艺术形式与特色,既付共性又具个性的汉族群众歌舞活动。长江流域以至南岭以南地区现有的一些“秧歌”形式,虽已不再以“秧歌”相称,但若真追其来源,与早期流传于黄河流域祭祀性的“秧歌”,在渊源上会有一定的关系。
地处岭南的广东省潮汕地区,长期以来所流传的一种被称做“英歌”的“秧歌”形式,是已被当地群众所认同并倍受喜爱的群众活动形式。 由于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英歌”也曾称作过“莺歌”、“因歌”和“秧歌”。现在的“英歌”,已纯属具有一定技艺和程式化的化妆歌舞表演项目。其中人物的形象,多扮成“水泊梁山”英雄好汉。据说这种表演和化妆形式,出自于《水浒传》中绿林英雄化妆成舞队,混入法场搭救宋江的故事。
表演程式据部分调查叙,英歌在元明以前的表演形式基本与秧歌一样都是普通的肢体舞蹈,后来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逐步加入了许多武术套路和更多的装饰从而演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英歌。
“英歌”表演有“前棚”和“后棚”之分,一般以前棚表演为主体。每支“英歌”队由饰头槌者担任指挥,有时另设人物时迁为“耍蛇人”协助指挥。舞队一般由16至36名男青年组成,人数多时以梁山一百单八将数目为限。若由36人进行表演,其中18人持鼓,另18人手持一尺多长被称为“英歌槌”的圆形木棍,随节奏表演进退、跳跃步伐一致的集体舞蹈;同时亦可时而敲击“英歌槌”,时而相互对打。“英歌”队中一般设有“头槌”、“二槌”角色,“头槌”多为红面红须(或黑须)装扮成人物秦明或关圣;“二槌”为黑面黑须,装扮成梁山人物黑旋风李逵。有些地方还增设扮成花和尚鲁智深的“三槌”和打虎英雄武松的“四槌”等。这些人物穿戏装、挂腰牌好不威风、神气。 表演场上,只见刚毅、矫健的英武男儿在飞来横去的“中国功夫”中各显身手,沙场中一片棍声、鼓声、呐喊声响亮悦耳、动人心弦。从前“前棚”的形式为边歌边舞的表演,但随着人们对表演技艺越发高难的追求,除个别地区外已逐渐形成只舞不歌的表演形式。“英歌”表演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又极富韵律,观看之中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彩戏曲“武打”的欣赏之中。这与北方悠然自得、充满温馨的“秧歌”表演相比较,二者在形式和韵味上都突现着各自的地方特色。
“英歌”中的所谓“后棚”部分,一种是专门进行有故事情节并以拉弦伴奏的小戏表演,俗称“英歌戏”。主要表演的传统剧目有《佛公佛母》、《桃花过渡》、《闹花灯》、《白鸟记》等。所演剧目的长短、多寡,全由观众的兴致而定;另一种则属于“英歌”舞队进行的游艺活动。实际上,“英歌戏”的表演形式与陕北秧歌“大场”后,由4人或2人表演男女爱情的“小场子”;山东胶州地区秧歌之后的“小戏”,在形式和目的性上是共同的。对于辛劳了一年的农民而言,在几乎是唯一喜庆和休闲的春节中,仅限于集体秧歌“大场”的欣赏或自娱,显然难以满足众人的需求。而在众人热闹、红火的表演之后,还能继而观赏令人津津乐道的情节故事表演,势必是延留至今的重要原因。
地域特色民间艺术都具有不同的地域性,如提起“英歌”,人们便自然会想到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而真到了潮汕地区,又要数被誉为“英歌舞之乡”的普宁“英歌”最为有名。普宁的“英歌”,较其它各地更为突出地将舞蹈、南拳套路以及戏曲演技融为一炉。只见表演者配合着忽紧忽缓的锣鼓点和众人如雷贯耳的吆喝,双手挥动彩色木棒,并不停地交错翻转敲击,一步一呼地边走边舞,呈现着以“长蛇挺进”或“双龙出海”等18种套式的队列变化,犹如以传统国术连接而成的团体操。整个表演过程气氛欢腾热烈、令人目不暇接。
广东“英歌”表演除与北方“秧歌”具有一定渊源外,还同样被当地民众赋予了能为民驱邪除秽的功能。当地人认为,新春伊始举行“英歌”表演,定会驱除邪恶、迎春接福、如意吉祥、六畜兴旺、生意兴隆。为使表演者具有特殊神力,在每年首次表演前,要在本村祠堂内拜祖祭神。并在为祖先神灵表演后,将一只雄鸡抛出祠堂门外,随即鸣炮,朝着雄鸡飞落的方向整队出发,开始进行走街串巷的歌舞表演。
“英歌”的表演即使在同一省内形式也不尽完全相同,例如有时在一个舞队中服装一致,难辨其中所扮角色;有时同一个表演者既手持短棒、又身挎圆鼓,而且可能没有分工合舞的队列之分等等。
流传广泛除广东省外,在我国闽南和台湾,还流行着与潮汕“英歌”十分相近的“宋江阵”舞队表演。其不同之处是表演者手中的“英歌槌”改为持刀枪等兵器。
台湾的“宋江阵”,有时还以男童或青年女子进行表演。据说原先阵容为108人,其中包括36天罡,72地煞,后来去掉了72地煞,缩至为每队36人的阵容。表演者手持的兵器,包括藤竹盾8面,青龙单刀、双刀各4支,金钩4支、长叉3支,木棍2支,双斧2支,弋5支等。在其舞蹈表演中,大约集中了中国古代18般武艺的精髓,被认为是强身健体、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体育活动和形式。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岐英歌队
英歌是一种民间艺术位于我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西岐英歌队组建于1953年,当时聘请周修兴等到西岐英歌队传授单打、双打等八个套路。1969年,擅长武术的洪飞鹰先生便担任西岐英歌队的主教练。他对英歌队原有的打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从南拳“散手”中选择了大战马、割腿等步法,又吸收了通天滚手、玉人照镜、老树盘根、利刀削竹、山中擒虎、燕子翻身、双龙抱月、魁星踢斗、雄狮开口等招式,重新设计了单打、双打、三人打、四人打,编成了上八套和下八套的打法。
1984年春节期间,洪飞鹰先生又进一步设计了蝴蝶、梅花等十八个舞蹈图案,并把套路增加至十二套。同时,洪先生又对传统的英歌舞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后,借鉴南拳精华和戏曲拳法等手法,对英歌舞的舞蹈动作和套路变化进行较大的改进,熔舞蹈、戏剧、武术于一炉。
1987年,西岐英歌队重新组建。主教练洪飞鹰先生对英歌图案和套路不断充实、提高,使舞蹈格调更加高雅,舞美效果更加逼真鲜明。
西岐英歌注重在展示“力”与“势”上下功夫。在步法上,西岐英歌以南拳的四平马、大弓步和金鸡独立等舞步作为上盘式;把小弓步和战马步作为中盘式;把单坐莲步和双坐莲步作为下盘式。在槌法上,西岐英歌既保留着传统旋槌花相互碰击的技巧,又揉进南拳的滚、点、挫、批、戳等拳术技法,以表现出兵舞者功法不俗、武艺超群的英姿。在舞蹈对打方面,则选取某些戏剧的表演身段化入南拳散手中的刀、棍、斧、节等的对打套式,其中有单组打、双组打、正面打、反面打、左右打。在表演过程中,以武术中的拳法,状物造型,取其威武、勇猛的神态。
舞蹈图案是增强舞蹈效果,达到引人入胜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西岐英歌借鉴戏剧武打的场景、南拳对打的位置调换和队列变化来构图。如开场的“双龙腾飞”,就是借鉴戏剧中元帅校场点兵的场面,舞者队列,横行相向,平足站稳,寓勇士待令出征之意。继而变成纵队,作“之”字形蜿蜓移动,时进时退,时静时动,或合或分,或起或伏,交错跳跃,似蛟龙翻滚,从而展示出勇士出征时,群情激昂、一往无前、志在必得的精神力量和英雄气概。其它有如蝴蝶飞舞、猛虎下山、梅花放苞、四面开窗、双蛇入穴、八卦阵图等招式,可谓各展雄姿,气势不凡。
西岐英歌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图案,随着″英雄″锣鼓和″催军″螺号的助威扬气,奋劲酣舞,变幻无穷,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西岐英歌,既继承了潮汕英歌的传统,又形成了“动作勇猛、舞姿古朴、场面恢宏、气势磅礴”的独特艺术风格。
近十年来,西岐英歌队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举行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取得了累累的硕果,饮誉海内外。例如1987年12月,西岐英歌队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现场接受当时的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的检阅;1989年9月,该英歌队以广东省代表队的身份参加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全国首次大型民间舞评比交流活动———“中国舞蓉城之秋”比赛,一举夺得“最佳代表队奖”、“最佳节目奖”、“最佳方队奖”三面奖旗;1990年7月,该英歌队赴汕头市参加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受到广泛好评;同年,西岐英歌队参加广东省庆祝建国四十周年优秀作品评选,获得三等奖;1991年12月,该英歌队赴汕头市参加“庆祝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暨扩大区域文艺晚会”,受到******总书记以及其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5年春,该英歌队应邀赴广东省中山市参加该市举行的‘95慈善万人行文艺活动,其精彩的表演令人耳目一新;接着,该英歌队又作为潮阳英歌队的主力队,参加第二届“中国民俗民艺录像带汇映”,结果荣获优秀奖;1995年9月,该英歌队应香港市政局娱乐处的邀请,赴港参加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95中秋彩灯节,使西岐英歌队声威大振;等等,那具有浓郁潮汕特色的威武、豪放的英歌,令全国亿万电视观众刮目相看。1997年11月15日,西岐英歌队参加‘97潮阳英歌艺术节,作了精彩的表演。
西岐英歌,不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而且深受专家、学者们的赞誉。联合国教科文****所属的国际民族艺术****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专员、著名舞蹈艺术家贾作光先生,在观看了西岐英歌队的精彩表演之后,即兴为西岐英歌队挥毫题词:“为西岐英歌队赴蓉演出成功而题……英歌飘香万里”;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邢志汶先生的题词曰:“西岐英歌英雄之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总编辑部副主编孙景琛先生的题词曰:“歌忠义,斥奸佞,真乃英雄本色”;《舞蹈》杂志副主编胡克先生的题词曰:“祝贺广东西岐英歌队……民族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