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组
原称“本溪系”。中石炭世。最初命名地点在辽宁本溪市牛毛岭,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按岩性分下、中、上三部。下部:紫色页岩夹铝土矿(G层),厚约15米,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中部:黄色砂岩、砂质页岩夹薄煤层及灰岩透镜体,厚约75米;上部:黄色页岩、细砂岩夹石灰岩及铝土页岩,厚约55米。本组含动物化石以类为主并富含植物化石(见本溪统)。本组底部为铁质层(山西式铁矿)并含铝土矿。本组在冀、京、津地区,主要为页岩、砂岩夹海相灰岩和不稳定的煤层。底部多数有一层含铁紫色页岩,与下伏中奥陶统灰岩呈不整合接触。在基底风化面上形成不规则的山西式铁矿和铝土页岩或铝土矿层(G层),顶部有一层海相灰岩与晚石炭世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局部见铝土矿(G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