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文科的中国文学门。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在师范馆已有“中文”、“文学”等科目,1903年又设置“中国文学门”一类课程,但尚未形成独立的系科。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独立的学科。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1919年北大废门改系,中国文学门改为国文系,实行选科制。1925年又实施分类专修制,分“语言文字”、“文学”与“整理国故”等三大类科目,即后来三个纯文科类专业的滥觞。此后,教学体制虽时有变动,系名也几度更迭(国文学系、国文系、中国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但总体框架基本不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南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与清华原有的国文系合并为联大国文系。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北大国文系随北大复员北返。
1952年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国文系、燕京大学国文系和新闻系与北大国文系合并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分设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编辑两个专业。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设立汉语专业。1964年又设立古典文献学专业。自始,形成文学、汉语、古文献三个专业鼎立的格局(新闻专业已于1958年合并到人民大学)。1953年组建北大文学研究所,中文系部分教师调任或兼任研究所工作,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身。1983年,教育部所属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北大,其机构挂靠中文系。1984年和1985年先后成立北大古典文献研究所与比较文学研究所,1998年两个所正式归入中文系建制。 2002年,北大中文系开设应用语言学专业,打破高考招生的文理界限,在国内最具传统的中文系首开从高中理科招生的先河。
从1910年建系以来,北大中文系师生常肩负先锋的使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民族解放与革命建设事业中,都作过卓越的贡献。作为一个教学科研单位,北大中文系的教学与研究始终往现代化的方向转换发展,不断突破旧有的格局,形成新的学术规范,并逐步协调西方学术方法与中国传统固有学术方法的关系,在中文学科的教学体制、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全国相关系科有过辐射性的良好的影响。[1]
北大中文系在其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吸纳和涌现过一批著名的学者,有的是属于大师级的人物。如林纾、陈独秀、鲁迅、刘师培、吴梅、周作人、黄侃、钱玄同、杨振声、刘半农、胡适、孙楷第、罗常培、杨晦、游国恩、王力、冯沅君、俞平伯、唐兰、魏建功、废名、沈从文、浦江清、吴组缃、杨伯峻、高名凯、周祖谟、王瑶、朱德熙,等等,都曾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产生过大批代表学科发展水平的论著,对学科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从建系以来到1999年,北大中文系培养出约6000名本科生,2000多名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1000多名硕士生和300多名博士生。科研成果仅新时期以来22年间,发表出版专着约600部,学术论文4500篇,其科研项目量和获奖成果的质与量,均居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近20多年来,北大中文系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先后应邀派出近百名教员到十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任教,与十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平均有五、六十名国外的学者来访或进修。北大中文系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目前,北大中文系已发展成为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拥有4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古典文献、应用语言学)、2个研究所(古文献与比较文学)、2个研究中心(汉语语言学与20世纪中国文化)、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重点基地(中文基础学科基地与古典文献科研基地)、5个全国重点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和7个博士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文献、比较文学)、11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在编的教工有126人,其中教授51人,有博士学位教员39人,45岁以下教员58人。本科生359人,留学生147人,研究生330人,其中博士生155人。北大中文系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高度评价。
1997年12月,国家教委委派由各高校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北大中文系"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进行了中期检查。专家组的《评审意见》认为:“中文系学术根底深厚,名家众多,历来为国内同行众望所归,基地建设的起点高。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发扬光大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一方面培养提倡活泼、创新精神,在不长的时间内,产生了一批影响重大的学术成果,承担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科研项目,形成了强大的学术梯队,从而保持了在全国中文学科中的整体领先水平。”
【主办期刊】《语言学论丛》
语言学论丛》是中国国家教育部所属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定期性系列学术集刊(以书代刊),刊登海内外有关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和文字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上述领域的严肃的学术评论。集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
办刊宗旨:提倡汉语研究与理论探索相结合,汉语的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汉语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标准语研究与方言研究相结合,以此来推进二十一世纪汉语语言学的发展,使汉语语言学在国际学术界具有更大的影响和更高的地位。
历史沿革:《语言学论丛》的前身是创办于1957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主编的《语言学论丛》,属不定期同仁刊物,已出版25期。从2001年的总第26期起改为北大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面向国内外征稿的学术集刊。
细节描述:自26辑期改为小16开本,每辑30万字,半年一辑,由商务印书馆(北京)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出版,至2008年底已出版到第38辑。
组织机构:新刊《语言学论丛》实行编辑委员会指导下的主编责任制,编委会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主编先后由本中心资深教授林焘、陆俭明担任。编委会下设编辑部处理日常事务,编辑部由本中心中青年教员组成,并从本中心的硕士或博士长期聘用编辑助理一人。
工作流程:《语言学论丛》恪守学术自由的原则,鼓励学术争鸣;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 获匿名审稿通过的稿件,再经过编委会和编辑部在京成员集体会议,决定每辑入选稿件和篇目排列次序。
学术地位:2003年,《语言学论丛》入选欧洲科学基金人文科学标准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 for the Humanities,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颁布的刊物索引目录。该索引是为评价欧盟所有国家人文学科科研提供统一标准而设立的,相当于欧盟的A & HCI。该委员会历时三年对全世界以不同语言出版的语言学刊物进行文献学分析,引用率较高的85种刊物入选名录。其中以中文出版的语言学刊物入选的只有三种,《语言学论丛》是其中之一。
2005年CSSCI设立集刊类索引目录以来,《语言学论丛》每年入选并每年名列按引用率排名的第一名。[2]
【教研机构目录】古代文学教研室、现代文学教研室、当代文学教研室、民间文学教研室、文艺理论教研室、古典文献教研室、古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语言学教研室、比较文学研究所、古委会秘书处、语音学实验室、图书馆分馆、语言学中心、行政人员、学生工作、离退休人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