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缺翅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分类地位:中华缺翅虫(Zorotypus sinensis )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缺翅目、缺翅虫科的一种。

发现:1973年由中国生物学家黄复生教授首先发现,并正式定名为“中华缺翅虫”。

分布:中华缺翅虫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境内。

形态特征:中华缺翅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约0.3厘米左右。个体为褐色,头部较大,呈三角形,活动灵活。无单眼和复眼,触角呈念珠状,共9节。翅部细长,前翅大于后翅,也有无翅的种类。

生活习性:中华缺翅虫通常栖息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雨林及季节雨林地带的树皮下或土中,喜成群活动。主要以真菌孢子及螨类为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