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翼赞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40年10月12日,日本法西斯组织大政翼赞会成立。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益内外交困。为摆脱困境,近卫内阁试图仿照德、意法西斯体制,在日本国内以达成‘国防国家’为目标,解散现有政党,推行舆论划一、一国一党的‘新体制运动’。1940年6月,由近卫文萨出面,发起这场运动。七、八月间,社会大众党、政友会、民政党等先后宣告解散。8月23日,近卫成立新体制筹备会,吸收桥本欣五郎、绪方竹虎、武藤章等军政界要人参加活动。10月12日,新体制的具体成果大政翼赞会正式成立。

大政翼赞会的宗旨是‘实践翼赞大政的臣道,上意下达,下情上通,密切配合政府’。总理大臣近卫亲任总裁,各地支部长由都道府县知事兼任。在中央和地方分设大政翼赞协议会,开展法西斯精神总动员。大政翼赞会还把产业报国会和日本妇女组织纳入体制,甚至在东亚的侵略地区亦有组织。

日本战败后,大政翼赞会于1946年6月解散。

所谓“翼赞”,就是“帮助天皇”的意思。大政翼赞会是国民总动员体制的核心组织。它通过上意下达的方式,引导国民的思想精神运动。作为下部组织,设置有道府县支部、市区町(镇)村支部、街道居委会、邻里组等。1042年4月的众议院议员选举中,由军部、财界人士组成的“翼赞政治体制协议会”选定了和众议院定数相同的推荐候补人数并令之参加选举,使得整个选举成了“翼赞选举”。此次选举刚刚结束,就成立了以众议院议员为中心的政治团体“翼赞政治会”,确立了其与政府及大政翼赞会的三位一体的翼赞政治体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