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古柏镇位于江苏省高淳县,东与漆桥镇、固城镇交界,南与高淳县新区、淳溪镇毗连,西与淳溪团结圩农场接壤,北临石臼湖并与溧水县和凤镇为邻,位于高淳县新城区建设的中心位置。漆桥河流经东南,石固河纵贯西境,宁高高速公路、芜太公路、双湖路纵贯全境。

古柏镇

古柏镇境内有晋代真人许真君所植古柏,至今已有1700余年,因而得名古柏镇。出南京市中华门8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仅50公里。陆路东接宁杭公路,水路直通长江,宁高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古柏镇总面积50.62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果园场,128个村民小组,11618户,35465人(男18696人,女16769人),其中非农人口1249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99人。

全镇总面积50.62平方公里,全镇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4万人,耕地3.4亩,水产养殖面积1.8万余亩(含稻田养殖面积)。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8亿元,财政收入2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13元。

经济发展

农业耕地计税承包总面积33887.21亩。现有工业企业90家,其中规模企业17家,已初步形成了以消防药剂器材、橡塑、服装为主的产业格局,南京高灵集团、金腾橡塑等一批骨干企业已成为带动古柏镇经济发展的龙头。特色经济有水运造船业、特种水产养殖、建筑业、香烛业制造等。尤以有“中华民间造船水运第一村”之称的武家嘴村为代表的造船水运业为突出,建成了现代化的造船企业,造船能力与造船规模有重大提升,总运力达40万吨,形成了大中小船舶优势互补,黄砂、集装箱、江海直达等多种运输兼容的经营格局。以团结圩养殖基地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古柏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06年,古柏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8.9%,同比增长30.1%;财政收入6876.6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3%,同比增长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同比增长39.5%;农民人均收入9217元,同比增长22%。实现工业总产值25.5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1%,同比增长32.58%;销售收入23.3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同比增长37.47%;利润655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3%,同比增长29.86%;增加值4.7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同比增长39.88%。

古柏镇工业发达,南京高灵集团、橡塑公司、神柏PMC化工、三兄制衣、武家嘴集团等龙头企业享有盛名,民营科技园投资客商云集。农业物产丰富,经济作物品质优良,水产养殖蓬勃发展,以螃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发展势头强劲,其产品享誉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海内外市场。以水运、建筑为特色的第三产业强势不减。古柏镇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20多个亿,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特别是武家嘴村、江张村更是高淳县农民人均收入的榜上前列。

农业发展

古柏镇属半山半圩地区,东南面多岗傍旱地,土壤质地多板浆白土,肥力较差;西、北面为水田,土质多为马肝土,土壤肥力中等,水源充足,排灌条件较好。古柏镇种植业以粮油生产为主,2.5万亩水稻面积,年生产优质稻米达1.4万吨;2万亩油菜种植面积,年生产双低优质油菜籽可达3200吨。2003年经省检查检测验收,通过了“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的认证。团结圩以螃蟹养殖为主的万亩水产养殖,年产水产品300万公斤左右,其中优质中华绒鳌蟹产量可达30万公斤上下,被列为市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石臼湖沿岸年产30万羽的肉鸭、蛋鸭等水禽养殖基地颇具特色,境内近千亩桃、梨、茶等产品,质优味美。

特色园区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螃蟹养殖这一富民特色产业,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古柏镇党委政府立足古柏镇资源优势,结合现代化渔业、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以丰富螃蟹文化内涵为主题的休闲渔业,全力提升高效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古柏镇团结圩蟹文化园辖区总面积17000亩,在市农林局的关心下,通过精心策划,工程已进入分步实施阶段,总设计规划投资3200余万元,分三年实施完成。

园区建设共设八大功能服务区:1、养殖风光区;2、休闲景观区;3、蟹文化展示区;4、多功能美食区;5、休闲垂钓区;6、产品销售区;7、娱乐避暑区;8、旅游度假区。园区建设施工有序进行,已累计投入资金503万元。一是垂钓区钓鱼台设置、绿化配套及部分林果栽植已基本完成,部分生活区亦已完成,垂钓区面积50亩,投入资金56万元;二是销售区与暂养工程建设投入资金80多万元;三是蟹文化园电力设施的建设,架设高低压线1.2万米,160KW、80KW变压器各一台,投入资金120万元;四是养殖风光区养殖管理房首期工程10幢、面积280余平方米现已进入竣工阶段,投入资金15余万元;五是园区门楼及园区风光带主干道2300米的灰色化浇注已竣工。为增强项目形象、实现规划目标,本届镇党委已列入了工作目标建设任务,力争3年内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全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确保项目建设目标完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大、做强、做优,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彰显现代农业经济的新亮点。

基层建设

为认真贯彻县委《关于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基工程”,镇党委、政府在精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古柏镇大力实施强基工程意见》,明确了古柏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措施。一是以"双培"为抓手,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做到积极推行村干部"双票制"选举,严格村干部配备职数,精简村干部;拓宽村干部选配视野和渠道;努力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强化对村干部的教育监管;调整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力争两委换届选举后,村级班子成员中致富能手达50%以上。二是以"双争"为目标,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双赢。通过争创,力争三年内古柏镇80%以上的行政村成为文明家园文明示范村和特色专业村。三是以规范财务公开为重点,推进村级民文政治建设。做到坚持和完善村干部"双评"制度,力争年内解决部分村并村不并帐的问题,强化财务监管和责任追究,坚持日常村务定期公开,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四是以健全机制为保障,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做到切实解决村干部报酬偏低的问题,坚持和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村干部;对成绩突出、群众拥护的村干部,给予表彰奖励。

根据普法教育年度计划要求,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以德育民,以法治村,通过聘请村务法律顾问、学校法制校长,组织安全技能训练、民主评议干部,开展法制讲座培训班、送法入户排民忧等多种形式,推进普法教育,增强了村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共主办、联办各类法制教育培训班19次,培训党员干部300多人次,听课人员达90%以上;95%以上农户家庭拥有一本相关的法律法规书籍。组织学习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口计划生育法》、《婚姻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利用村务公示形式,开展了以《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自治守则》、《新型婚育文明基本内涵》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三德”教育活动,促使村民群众学法、用法蔚然成风,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普遍提高,村里从无发生严重的偷盗、斗殴、赌博等违法犯罪案件,从无发生严重的封建迷信活动和邪教组织活动,实现了家庭团结,邻里和睦,村风文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