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云南省师宗县飞来寺

飞来寺位于师宗县龙庆乡豆温村东南隅的正乙(也称正一、镇邑)山中。此山在当地一山独尊,巍然矗立,高耸险峻,雄伟壮观。山中佳木蓊郁,紫竹丛林,一片

飞来寺

葱茏,景趣盎然;盘桓在寺庙背后古木上的蔓藤,犹如玉帘垂吊,悠然晃动,美不胜收。

飞来寺依山势拾级而建,坐东南朝西北,居高临下,控居正脉,俯视山野村庄,从低到高沿中轴线建有山门、子孙殿、关圣殿、海潮堂,集神、奇、险、秀、静、灵为一体。全寺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高低错落,殿堂屋宇呼应配合,山石树木景致生动。

寺中冬暖夏凉,是避暑度假、消倦静思、陶冶心灵的圣地,又是文人墨客吟诗、题联、作画的佳境。游人留下的“上帝垂恩,恩留东西南北境;下民祈福,福降士农工商家”及“西天有圣人,果然性地皆空,无声无色无臭味;南国多佳士,即此佛光普照,自南处北自东西”的楹联广为流传。

2、云南省德钦县飞来寺

位于滇藏公路沿线,距德钦县城10公里,是观赏梅里雪山的理想地点。该寺始建于明代,沿途古松林立,景致优美。

交通:乘从德钦到明永村的班车,汽车站每天下午16:30左右发车,中途会经过飞来寺。也可从德钦县城租车前往,车程20分钟。

提醒:一般观赏梅里雪山或明永冰川的游客不需要在飞来寺住宿。

3、广东省广州市飞来寺

飞来寺,顾名思义,就是“飞来”的寺院。好多年前,我头一次到飞来寺游览,在那山门上的“飞来寺”牌匾下,友人就滔滔不绝地和我说起了,有关飞来寺神奇般“飞来”的故事。

相传在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轩辕黄帝的两个庶子太禺和仲阳隐居在飞来峡。一个月明之夜,他们边饮酒、边作乐、边欣赏眼前这峰峦叠嶂、江水凝碧、渔火点点的夜色时,总是感到有点美中不足,缺少点什么东西?猛然间醒悟:对,就是缺少一个道场,当即,他们驾起祥云,来到安徽舒州上元的延祚寺,对住持贞俊禅师说:“峡居清远上游,千峰拱主,悉若佑命,所称福地是也。吾欲建一道场,立胜概,师居乎?”贞俊禅师不好拒绝,也不好作答,只是微点了下头。夜静,太禺与仲阳作法,一时行雷闪电,风雨大作,把整座延祚寺凌空拔起搬往广东。次日,贞俊禅师早起,发现寺院已在清远峡山,心中不悦,口中念念有词:“寺能飞来,胡不飞去?”空中传来话语:“动不如静!”从此,这寺院就落地生根,留在了飞来峡。

据说延祚寺从安徽搬往广东,路经江西大庚岭时,偏殿不小心被撞掉一角,落在现今的南雄梅岭云雾山中,这就是现在的“挂角寺”,后来又称之为云封寺。

有关飞来寺的由来,民间尚有多种传奇和说法,孰是孰非?留待后人考究。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飞来寺历经坎坷,长达行年却是事实。《清远县志》有记载:飞来寺由广庆寺(飞来寺旧址)、飞来古寺、帝子祠、六祖殿、观音殿等组合而成。此后,经历代不断修复、完善、扩展,成为岭南三大古刹之一。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飞来寺遭受了一场千年的洪劫。那是1997年5月8日(农历四月初二)的上午10时许,由于飞来峡一带连降暴雨,一场千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引发泥石流袭来,倾刻之间,整座寺院大部分建筑被冲毁、掩埋,多尊珍贵菩萨塑像被冲入江中流走,7名僧尼和2名寺院职工、2名临时工失踪或死亡,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损失极为惨重。

千年古刹飞来寺,就这样突然地“飞走”了。古寺还能“飞回来”吗?

面对灾情,人们知难而上。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飞来寺的救灾重建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幸得南天融融日,莲官依旧耸林梢。”7年过去,在2004年5月的全市文化体育艺术节期间,一座崭新的、被誉称为“人间佛国”的飞来寺又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飞来寺又“飞回来”了!

日前,我陪广州来的客人来到久违的飞来寺。入得寺内,眼前焕然一新,新落成的飞来寺设计独特,款式新颖,金碧辉煌,和谐统一。整体更加庄重,更加完美和更加大气。慕名前来观光的游人,膜拜的香客络绎不绝,听那口音,多为大都市广州和珠三角的游人呢?!

飞来寺内木鱼声声,梵音阵阵,香火鼎盛……此刻,“古寺重生”的奇迹,使我的思绪也随着那袅袅的烟火,不断地向上升腾,升腾……幻觉中,我恍惚看到:古寺正以新的雄姿,新的形象,去显示自己,告诉世人,讲述飞来寺“飞去”又“飞来”那神奇般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