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寿裳(1883~1948),字季茀,又作季芾,号上遂,绍兴偏门外赵家坂人。现代著名教育家和传记文学作家。早年曾就读于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秋,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鲁迅相识,遂成终生挚友,曾编辑《浙江潮》。1904年,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科,1908年,与鲁迅一起加入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
1909年4月,许寿裳自日本回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辛亥革命后,任浙江军政司秘书。1911 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筹建教育部。1912年5月, 随部迁往北京,任教育部佥事、科长、参事和普通教育司司长,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17年底,奉派出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教育部编审。1922年出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5年,北京爆发“女师大风潮”,支持鲁迅和进步师生正义斗争,被段祺瑞政府通缉,愤然离校,1927年初,应聘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同年10月,蔡元培创办大学院(即以后的中央研究院),他应邀出任参事、秘书长。翌年任中央研究院秘书处主任。1934年起,他出任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创办《新苗》院刊。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北联大史学系主任、商学院院长、国文系教授以及华西大学教授等职。1946年夏,应留日同学、同乡、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邀请,任台湾编译馆馆长。陈仪被撤职后,到台湾大学任教授兼国文系主任。 1948年2月18日,许寿裳在台北寓所惨遭歹徒杀害。所著有《章炳麟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章太炎评传。还著有《鲁迅年谱》、《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俞樾传》、《中国文字学》、《李越缦〈秋梦记〉本文考》,以及《传记研究》、《怎样学习国语与语文》、《考试制度述要》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