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泽(1839~1890)中国清末外交官。湖南湘乡(今双峰)人。字劼刚。曾国藩长子。“少负俊才”,1870年(同治9年)由荫生补户部员外郎,1877年(光绪3年),以承袭爵位入京,与在华西方教士和外交官交游,进一步了解外国情况。1878年,派充出使英国、法国大臣,在英办理订造船炮事宜,补太常寺少卿,转大理寺。1880年,兼充出使俄国大臣,往圣彼得堡谈判改订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于次年2月24日签订《中俄改订条约》(即中俄《伊犁条约》),在界务和商务方面争回部分主权。1883~1884年,在巴黎就法国侵略越南问题与法政府谈判,并建议清廷积极备战,坚决抵抗,反对在天津签订的《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4年4月,被免出使法国大臣兼职。1885年6月,交卸出使英、俄大臣职。离英回国前,在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阐述对中国内政外交和列强对华政策的观点,有一定的影响。回国后,因朝政腐败,终未施展其才。
早在1871年(同治10年),沙俄趁中国西北动乱,以“代为收复”为名,出兵占领了新疆伊犁区。1878年(光绪4年)6月,清政府派崇厚赴俄谈判索回失地,崇厚在沙俄的威胁下,在清廷不知情的情况下,于1879年(光绪5年)12月2日擅自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除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和特克里斯河流域大片富饶的领土外,还赔款500万卢布。伊犁名义上归还中国,实际上却是“已成弹丸孤注,控守弥难”的残破空城了。清廷得知后极为震怒,于1880年(光绪6年)派曾纪泽兼任出使俄国大臣,与沙俄谈判修改崇厚擅订的《里瓦几亚条约》。曾纪泽抵达俄国后,“与俄外部及驻华公使布策等反复辩论,凡数十万言”,经过曾纪泽的力争,《里瓦几亚条约》被废止。1881年(光绪7年)2月24日,曾纪泽代表清政府在彼得堡同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地区。同年曾纪泽迁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
中俄交涉方定,法国入侵中国的藩属越南。曾纪泽受命与法国代表进行交涉,“抗辩不稍屈”,由于在中法交涉问题上态度强硬。中法战争爆发后,由于极力主战,不久被免去出使法国大臣一职。
1884年(光绪10年)晋升兵部侍郎,赴英商定洋药税厘,为国家每年增收600余万两。次年回国任海军衙门帮办,协助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旋为兵部侍郎入总理衙门,后调户部,兼署刑部、吏部等部侍郎。在任出使英、法、俄三国大臣期间,订造了“致远”、“靖远”舰,为了订购军舰不受制于洋人,深入的学习过近代海军知识,在有关舰船技术的论述上极有见地。在此期间还亲自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普天乐》。
1890年(光绪16年)病卒,加太子少保,谥号慧敏。子:曾广銮,左都御史;曾广铨,兵部员外郎。主要著作身后被辑为《曾惠敏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