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邯郸故城
位于邯郸市。邯郸之名初见于《春秋·谷梁传》,卫献公弟姬专逃到晋国,“织绚邯郸,终身不言卫”。邯郸故城包括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赵王城为赵都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龙台、南北将台等夯土台,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大北城发现了作坊、炼铁、陶窑遗址。
中国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 及其西南郊。总面积约1888万平方米。全城分廓城与宫 城,两部分相距60余米。据考查,廓城兴起于春秋时期, 战国加以扩充,是赵都主要组成部分。汉代为赵王如意 的都城。汉以后逐步衰废。宫城营建于公元前 386年赵 都迁邯郸前后,毁于秦朝末年。1940年日本人曾进行局部 调查挖掘。1964~1965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和邯郸市赵 王城文物保管所对宫城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钻探。1970 年以来对廓城进行调查钻探,同时配合工农业建设工程 进行了局部的清理发掘工作。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宫城 习称赵王城,由西城、东城、北城组成,平 面似品字形,位于今邯郸市西南 4公里处,城内面积约 505 万平方米。
西城平面近方形,每边长 1390 米。四周城墙均存, 宽20~30米,最宽处达52米,残高3~8米,每面各有两 门。城内地面保存夯土台 5座,其中以中部偏南的“龙 台”最大,台基边长264~296米,残高16米。龙台及以 北的 2号、 3号夯土台,构成南北中轴线,两侧地下残 存夯筑基址多处。
东城略小,与西城仅隔一墙,平面近长方形,东西 最宽处 926米,南北长 1442米。四面城垣宽 20~40米, 残高2.8~6米,现存南1门,北2门。城内偏西现存夯土 台 3座,以“南将台”、“北将台”规模较大,附近尚 有地下夯筑基址多处,组成东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建筑群。 北城位于北侧,平面不太规整,东西最宽处1410米, 南北长1520米。地上城墙仅存西墙南段,城墙宽30米左 右,残高 2~7米,现存南面3门,城内和城西各存夯土 台 1个。
城墙构筑是先在原生土以上垫土夯实后,再筑墙。夯 窝密集,直径约4~6厘米。夯层厚6~8厘米。墙外侧下 部壁面,收分约为11度,内侧为台阶式,每高 2米左右 内收 1米,形成一层台阶,上铺筒、板瓦,现仅存下半 部两层。墙上内侧每隔20米左右用陶制的排水槽构筑成 斜坡式排水道。
城内夯土台基底部多为方形,四面呈台阶状,有的 台阶上保存有建筑基址,如“龙台”近顶部的一层,宽 15~30米,台面较平整。 2号台的中腰东西两侧各发现 两列南北向的柱础石。在将台等处也发现面平而不规整 的柱础石及瓦片等。
廓城 位于宫城东北。1970年发现。平面为不规整 长方形,东西最宽处3240米,南北长4880米。除西垣的 “铸箭炉”、“梳妆楼”、“插箭岭”、“王郎城”等 处有地面上断续的夯土墙以外,其余大部分都在地表以 下 0.2~8米的深处。城墙宽20~30米,残存高度0.3~ 10米。夯层明显匀称,厚 7~10厘米。廓城西北有一小 城,平面略呈梯形,上宽290米,下宽400米,南北长约 700 米。北面和西面有高大的夯土台。台的周围发现有 大型础石和瓦片,互相连接为一组高大的建筑群。在今 地面下4~9米深处,战国文化层和汉代文化层遍及全城。 在部分战国文化层下,发现有春秋时期的遗物。中部偏 东处战国文化层发现有炼铁、铸铜、烧陶、制骨和制石 等作坊遗址和陶井遗迹。汉代文化层出土遗物也很丰富, 并发现有铸钱、古井遗迹。
我国著名文学家刘邵在<<赵都赋>>中写道,赵王城,"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造天,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赵王城的恢弘气势。
在曾经辉煌的岁月里,赵王城扮演了春秋战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奠定了邯郸崛起成为秦汉时期中国五大都市的雄厚物质基础。赵王城里曾经上演过众多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地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文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武将廉颇攻城野战,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荐、联楚抗秦、围魏救赵、邯郸学步、将相和等历史典故也都发生在这里。
赵王城之东北,有大北城,为当时的商业、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城址已湮没,现在尚有插箭岭、照眉池、梳妆楼、铸箭炉等遗迹。
遗物 陶器多系泥质灰陶、火候高,质地硬,纹饰 有绳纹、弦纹、云雷纹、米格纹,部分陶片有“邯亭” 戳记。常见的有陶筒瓦、板瓦、瓦当、空心砖、排水槽、 水管、豆、盆、罐和铁锛、货币、铜镞、石夯锤等。货 币上铭文有“甘丹”、“明”、“白人”、“安阳”。 1961年建立赵王城文物保管所,负责赵邯郸故城的 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