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烧锅镇烧锅镇位于大安市西北部,距市区60公里,东与该市丰收镇、南与来福乡、西与新艾里蒙古族自治乡、北与东方红农场接壤。总面积11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21个自然屯,总人口11,875人,全乡有党支部15个,党员335人,其中农民党员224名。
境内交通便利,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或砼路,总长50.25公里,南与长白一级路相接、西与新艾里蒙古族自治乡相连。有通往白城、大安、安广班车各两班次,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方便。烧锅镇乡以农业为经济支柱,境内有耕地3,240公顷、河滩开发地近1,00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100公顷。南部4个村多为黄土地或沙岗地,北部4个村为洮儿河冲击扇平原,为肥沃的黑土地,适宜多种形式的种植。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突出产业、项目拉动、多元推进、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党委成员包村、技术培训、信息指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加大畜牧业、林果业、特色农业的开发力度,农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不断地调整。目前,全乡优质肉基础母牛已发展到1,100头,羊存栏1.5万只,猪的商品量达到1.2万口,白鹅商品量3万只,大牲畜存栏2,400头匹,肉鸡11万只,人均牧业收入700元左右。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以白城绿野食品公司为中介与日本富士食品工业株式会社签订了绿豆生产合同,品牌注册工作正在进行;与山东客商签订了金丝挠生产合同,从而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同时发展了芝麻、苏子、食用椒、地膜玉米、瓜果等特色农业。全乡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意识正在形成。
近年来,烧锅镇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共栽植树木15,700亩,绿化了乡村公路25公里,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网、树围屯、绿树成荫”的景象。通过植树造林和禁牧,一改沙化、碱化的残酷生态局面。现在的烧锅镇可谓是山青水绿,生态环境有了新的改变。
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烧锅镇乡被白城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并实现了“五通”,即: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程控电话;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微机通宽带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评为先进单位,社会治安良好,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5所,初中教师40名,学生268人;小学教师126人,在校学生520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2、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烧锅镇清代为恒裕乡十甲,宣统三年(1911)改为恒平乡并建恒平镇。1965年由怀德县划归农安县,1984年为建制镇。镇位于县城西南60公里,长春市西北30公里,有公路直通长春市。是造林较好的乡镇之一,森林覆盖率为15%,人均有树木800多棵,果树专业户较多,所产水果多销往长春市。因地处九河下梢,属易涝区。镇辖中兴、跃进、前进、胜利、团结、互助、革新、齐心、东兴、东风、新立、新兴、新城、烧锅等14个村。
烧锅镇位于农安县西南部, 面积133 .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 380公顷。辖14个行政村,1 个街道办事处,84个自然屯,108 个村民小组,居民6巧1户,总人 口27 521人,其中城镇人口1 400 人。全镇每年生产粮食近7.5万 吨,生产各种蔬菜、瓜果1 250多 万公斤,产出各种药材10余万公 斤,出栏商品猪5万头,肉食鸡 100万只,鹅5万只,黄牛巧万 头。全镇有林地1 942公顷,林木 积蓄量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14.5%,年采伐量可达2 000立方 米。1995年,全镇社会总收人 16284万元。其中:农业收人 8370万元,林业收入145万元, 牧业收人3 988万元,渔业收入7 万元,乡镇企业收人3774万元。 完成税金145万元,人均收人 2257元。全镇乡镇企业777户, 其中镇办12户,林办25户,个体 私营企业740户,建材、冶金、建 筑、商饮、交通等门类齐全。全口 径从业人员3 70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