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蓬安县三坝乡蓬安县三坝乡位居嘉陵江中游,与蓬安的利溪、马回、长梁、正源和南充市高坪区、顺庆区接壤,耕地面积6771亩,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13300人,3329户,辖10个村,80个社。
三坝乡一马平川,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坝区属老冲积黄泥土壤,嘉陵江冲积而成的万亩砂石资源得天独厚,私营业主预制厂的产品开发为邻近乡镇建材提供了有利条件。该乡历年水运发达,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达,直达蓬安和南充。三坝乡建设日新月异,邮电、供电、自来水等公共设施齐全,程控电话、有线电视遍布全乡。以锦橙街、文化街、政府街为主的场镇和农村新村建设步伐加快。文教、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三坝乡围绕“强乡富民,共建小康”的宏伟目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确立以锦橙100号为主的水果产业,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经济作物为主的花生、生姜产业,以养鱼为主的渔业产业,以外出务工的劳务输出产业,六业并举调结构,建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狠抓水利、公路、小城镇三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党员干部和示范大户二支队伍建设。三坝厂址水源充足,三坝河段水流由嘉陵江水与西河水汇合而成,流域面积大,水量充沛,多年平均流量为891立方米/秒。三坝厂址的交通网络发达,运输便捷,达成铁路距核电厂7公里,规划建设的“南-大-梁”高速公路距核电厂7公里,嘉陵江则四季适航。同时,三坝厂址的气候良好,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静风频率低,弥散条件好,常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不仅如此,三坝厂址还具有“地质结构稳定;无大型设施,安全可靠;用电输电方便,投资较少”等优势。
三坝乡气候、土壤适宜发展柑桔、生姜、花生及生猪饲养。以锦橙100号为主的水果业已成为全乡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全乡大面积栽植,盛产的锦橙100号果大、核少、色艳、汁多、味浓、化渣、高产、早熟等特点,经济收入稳定,极具市场竞争力,远销新疆、福建、甘肃、重庆等省、市。该乡连续6年被市、县列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水果基地乡;连续6年被市、县授予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乡镇,享有“锦橙之乡”的美誉。
三坝乡是开放的热土,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正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创佳绩,做大做强六大产业,为全乡全面实现小康而不断努力,三坝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四川首座核电站可望2010年在南充蓬安三坝乡正式开建
2、重庆市丰都县三坝乡三坝乡位于丰都县长江南岸,距丰都县城42公里。东经107°50′42″,北纬29°34′18″~29°44′42″,东靠厂天乡,南接武隆县北连包鸾镇、厂天乡。1991年撤区并乡由厢坝乡、黄沙乡、竹子乡三个乡合并而成,现全乡管辖11个村,58个组,总户数3196户,总人口13324人,占全县人口的1.65%,其中农业人口12276人 。2006年粮食总产量为6480吨,人均占有粮食 486公斤,年统计上报耕地面积为22015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69亩。
三坝乡属中山地貌型,主要土壤有暗紫色,矿子黄泥,山地黄棕壤。最高海拔1945米,最低海拔400米,年降雨量1320 mm,年均气温8.3~17.4℃,无霜期由到高由319天降至216天,年均日照时数1333.3小时,该乡地处丰都县长江南岸北部,山势起伏及海拔高差大,河流切割深,交通不便,部份社未通机耕道,农用物质运输困难。
该乡辖区面积大,从黄沙到武隆界,南北长达21公里,地貌从丘陵过渡到中山,立体气候明显。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红苕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桐、蚕桑 、烤烟,是一个以林农烤烟并重,经济条件较差的林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