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孔东梅,现任北京东润菊书香屋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外孙女,现在走向民间独立创业。母亲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
基本信息栏中文名:孔东梅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上海市徐汇区出生日期:1972年毕业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目录[隐藏]
人物简介人物故事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翻开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
人物简介孔东梅,女,1972年出生。母亲是毛泽东长女李敏,父亲是孔从洲将军之子孔令华。199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后,参与组建泰康人寿保险公司。1999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现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人物故事1972年,住在上海徐汇区湖南路的人家迎来一个新的生命——一个健康的女婴。
如果不是因为女婴外公的一句话,这个生命可能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那时,“文化大革命”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社会动荡,经济困难,怀孕的母亲向孩子的外公征询意见,问要不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外公说,要,生活再困难,也是应该要这个孩子的。
后来,外公看到孩子的照片,给她取名“东梅”,“东”是他名字里的一个字,“梅”又是他的平生最爱。遗憾的是,在女孩4岁的时候,外公就离开了世界,他也一直没有亲眼见到照片上那个乖巧可人,和他一样下巴长了一颗痣的外孙女。
女孩的外公叫毛泽东。写过他传记的Ross Terrill赞叹毛泽东具有“使人惊讶的能力”,任何一个词都不能把他概括:农民造反者、军事统帅、诗人、帝王……

在毛泽东逝世三十年后,孔东梅——他的外孙女,也是毛氏家族第三代中唯一的女性,正忙碌地在北京、广州、西安等地签售自己的新书:《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在广州签售的时候,书被抢购一空,有些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提前4个小时等着孔东梅的出现。她穿着ARMANI套装,拎着GUCCI的包,黑色皮凉鞋和黑色脚指甲油透露出她对颜色的偏好。她的“时尚”偏离了人们对毛氏家族的想象,这让她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各种各样的人会给孔东梅说,要时时刻刻注意,特别是父母经常说,不能随便提起你自己的身份,不要跟别人讲,不要主动去说。 时时刻刻注意。但身边的人反而会更快地发现秘密。但母亲一直提醒孔东梅,“不要管你自己是怎样的一个背景,别人怎么生活你也一样”。
1994年,孔东梅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修英语。不过她更喜欢文学,因为天生对油墨纸张一类的事物感兴趣,“那时候,我还曾幻想过开个小书店、读着海明威、喝杯咖啡、养一只猫的小资生活。” 1997年,她去了美国,从找房子开始,孔东梅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前半年一共搬了三次家。慢慢稳定下来,她过上了安静、自由的生活。就是因为太安静,她才想到一些以前不会想的事情,“在美国是这样,中产阶级的群体极为庞大,这些人每天所做的就是上班下班,车子、房子和票子,对我来讲,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2000年,孔东梅收到母亲李敏写的书《我的父亲毛泽东》,书中提到家族的很多往事,“我一看就哭了,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激动的情绪难以平复。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要写一本外婆的书,还要写一本三代女性生活变迁的书。 为了真实还原过去的那些事,孔东梅寻访了很多人,很多地方。人们并没有觉得她陌生。情绪激动的老人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从上到下打量她,特别是她下巴上那一颗痣。那颗作为她外公毛泽东标志的痣,奇迹般地在她脸上几乎同样的部位出现。 她知道很多人还在怀念他,这对我们家族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她说她是幸运的一代,她会以一个现代女性的角度继续讲述关于外公外婆的故事。
改变世界的日子—与王海容谈毛泽东外交往事[2]出版时间:2006-08-01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 者:孔东梅
ISBN:7-5073-1808-7
目录:
第一章 序幕
我有这样一位姐姐/外公的九哥/外公的初恋/
到长沙找九哥去/海伢子的童年/“王波”的徒工生涯/与外公的谈话
第二章 1969?初露端倪
一 30年的变迁
二 初到外交部
“文革”之前的中国外交/东交民巷印象/火烧英国代办处/
总理出面处理/“文革”前期的外交困境
尼克松发信号/中美关系由来
四 中苏问题
苏方来电/两手准备/机场会谈
五 外公的预言
基辛格何许人也/“大外交”初露端倪/
“追到卫生间”传闻由来
第三章 1970有朋远来
一 斯诺其人
外公与斯诺/前4次采访
二 中美关系的曲折
五二0声明
三 斯诺最后一次访华
天安门上/老朋友有请/外公急令/
为何会见斯诺/清晨造访/难得的长谈/
石破天惊/关于个人崇拜/最后一面/姜国人民是朋友
第四章 1971?小球大球
一 两条新闻所引起的
二 美国队访华
要求访华/发生转机/几则外电/
外公改变决策/总理巧布坐席/小球与大球
三 基辛格访华
入住钓鱼台/秘赴巴基斯坦/
初见基辛格/北京48小时/
总理越朝之行/总统访华前的准备
四 联合国之行
第26届联大前的中国外交/来自纽约的好消息/莫忘朋友/总理送行/
初到纽约/外国记者的追踪/联合国“中国日”/中国的声音/繁忙的外交/
“中国胃”的烦恼/两盒巧克力
第五章 1972?改变世界
一 从布什访华想到的
二 黑格访华
准将打前站/节骨眼上得病/美方的口信/中方的反击/
黑格将军失礼/外公指示“升温”/余波淼淼
三 尼克松访华
冷中有热/破冰之旅/突如其来的会见/外公如何准备/
基辛格的回忆/关于外公的传闻/中方主随客便/通向红墙之路/
总统丢了/游泳池印象/外公的书房/两个“魔鬼”见面/
中美最高级会见/北京的雪/杭州“捉迷藏”/上海挽留总理/
北京欢迎总理/外交丰收之年
四 与第二世界国家的交往
田中访华
五 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交往
伊朗公主访华/城楼之夜/长城上跑步/针灸记趣/公主与邓大姐
第六章 尾声
烈士暮年/“三个世界”/抚今追昔
翻开我家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3]作者:孔东梅著

出 版 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1
ISBN:750731498
目录
第一章 曾外婆、曾外公一家
第一节 百年家世
第二节 曾外婆与曾外公
第三节 外公的弟妹们
第四节 外公的原配罗氏
第五节 万里故乡
第二章 开慧外婆一家人
第一节 我的开慧外婆
第二节 我的三位舅父
第三节 岸青舅舅的80年
第三章 外婆贺子珍一家
第一节 外婆贺子珍的前半生(上):战地爱情
第二节 外婆贺子珍的前半生(下):异国煎熬
第三节 外婆贺子珍失去的五个子女
第四节 外婆贺子珍的后半生(上):人生悲喜
第五节 外婆贺子珍的后半生(下):晚年岁月
第六节 我的妈妈李敏
第七节 宁宁与东梅
第四章江青及我姨妈李讷一家
第一节 外公与江青
第二节 我的姨妈李讷
第三节 这张合影让我想到……
附录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编著者:孔东梅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2月
ISBN:7507318052
目录
前言
1929离别井冈
1939情牵延安
1949守望天津
1959相会庐山
1969幽居上海
1979梦圆北京
附录贺子珍年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