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武器 Space Weapon
太空武器大部分是新概念武器,主要有:
“利剑”——激光武器:用激光作武器的设想是基于激光的高热效应。激光产生的高温可使任何金属熔化。同时激光以光速(每秒钟30万千米)直线射出,延时完全可以忽略,也没有弯曲的弹道,因此不需要提前量,简直指哪打哪。另外,激光武器没有后坐力,可以迅速转移打击目标,还可以进行单发、多发或连续射击。激光武器的本质就是利用光束输送巨大的能量,与目标的材料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杀伤破坏效应,如烧蚀效应、激波效应、辐射效应等。正是靠着这几项神奇的本领,激光武器成为理想的太空武器。
“长矛”———粒子束武器:它是利用粒子加速器原理制造出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带电粒子进入加速器后就会在强大的电场力的作用下,加速到所需要的速度。这时将粒子集束发射出去,就会产生巨大的杀伤力。粒子束武器发射出的高能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前进,用以拦截各种航天器,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命中目标,且一般不需考虑射击提前量。粒子束武器将巨大的能量以狭窄的束流形式高度集中到一小块面积上,是一种杀伤点状目标的武器,其高能粒子和目标材料的分子发生猛烈碰撞,产生高温和热应力,使目标材料熔化、损坏。
“神鞭”——微波武器:由能源系统、高功率微波系统和发射天线组成,主要是利用定向辐射的高功率微波波束杀伤破坏目标。微波波束武器全天候作战能力较强,有效作用距离较远,可同时杀伤几个目标。特别是微波波束武器完全有可能与雷达兼容形成一体化系统,先探测、跟踪目标,再提高功率杀伤目标,达到最佳作战效能。它犹如无形的“神鞭”,既能进行全面毁伤、横扫敌方电子设备,又能实施精确打击、直击敌方信息中枢。可以说,微波武器是现代电子战、电磁战、信息战不可或缺的基本武器。
“飞镖”———动能武器:动能武器的原理十分简单,说白了,它和飞镖伤人的道理完全一样。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根据动力学原理,一个物体只要有一定的质量和足够大的运动速度,就具有相当的动能,就能有惊人的杀伤破坏能力,这个物体就是一件动能武器。所谓动能武器,就是能发射出超高速运动的弹头,利用弹头的巨大动能,通过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毁目标的武器。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动能武器不是靠爆炸、辐射等其他物理和化学能量去杀伤目标,而是靠自身巨大的动能,在与目标短暂而剧烈的碰撞中杀伤目标。所以,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常规弹头或核弹头的全新概念的新式武器。其实,未来太空战必然是地、海、空、天一体战的一个组成部分。战端一开,则无论陆地、海洋、天空、太空所有战争机器将一起开动,岂是250人5天就能模拟的。美国在新世纪初演出这场太空模拟战闹剧,无非是向世界宣告:美国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太空设施不遭破坏,同时具备打击他国太空设施的能力。美国在地球上到处推行霸权主义,现在又想独自“霸天”,也只能是一相情愿。
-----------------------------------------------------------------------------------------------------------------
-----------------------------------------------------------------------------------------------------------------
美国波音公司正在研制的反卫星动能武器,可以通过发射高速运动的弹头摧毁目标
美国空军设想的“上帝之棒”天基威慑武器。其原理是从太空投掷钨、钛或铀等金属制成的圆柱体,用来摧毁目标
美国空军研制代号为XSS-11的微型卫星正在接近一颗常规卫星(假想图),这种微型卫星能攻击敌方卫星,美国空军目前在控制其运行上已取得初步成功
军事用途航天器在地球轨道上运转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具实际攻击能力的太空武器还从未在太空中部署过,不过,太空中相对和平的日子可能不会太长了——美国《大众科技》11月号刊文说,布什渴望太空优势,将颁布新的安全方针,使美国朝着部署太空武器迈出一大步,这毫无疑问将引发一场太空军备竞赛。
太空竞争为人类所熟悉,而太空战争在许多人看来似乎还远得很,如果太空真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它或许不是以惊天爆炸为始,而很有可能于无声无息中悄悄拉开帷幕。
失败实验启发太空新战术
今年4月15日,在距离地球724公里的高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个名为DART(自动会合技术验证)的实验航天器悄悄启动自身的推进器,慢慢靠近一颗失效已久的美国军事通信卫星,然后轻轻地撞击了它。这并不是这颗实验航天器计划中的任务,它原本要靠自身的激光测距仪近距离接触失效卫星,然后在其附近自动飞行,这一技术对在轨卫星维护十分关键。
撞击使DART的信号立即消失,NASA地面控制中心以为它在距离卫星还有几百米时耗尽了燃料,但是5天之后,美国空军跟踪系统在一个更高的新轨道上发现了失效卫星,这表明DART已与目标卫星结成为一体,并将之撞到了更高的轨道上。
作为演示在轨卫星维护新技术的试验,这当然是彻底的失败。然而,该试验却无意中演示了一个原理简单但可能极具破坏力的太空战新战术——将敌方的卫星撞到无法发挥作用的轨道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试验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无需猜测,美国国防部对这一意外成果一定十分感兴趣。人类征服太空的过程永远都有两个基本目标:促进科研进步和提升军事技术水平。虽然美国政府从未公开承认过,但NASA和美国空军彼此在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之间你来我往的交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正如DART所演示的那样,美国设想要将触角遍布太阳系,围绕这一目标研制的每个系统都有可能用来发动军事进攻,在过去40多年来,从DART的自动会合技术到通信卫星、再到地理测量系统无一例外,就连36年前轰轰烈烈的阿波罗登月壮举也是为了在月球上战胜苏联人,从而发出美国人在太空拥有优势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更别提登月宇航员本身就来自美国空军。
今天,美国总统布什跟他的前任肯尼迪一样,希望继续保持太空优势,白宫不久也将颁布新的国家安全方针,从而使美国朝着在太空部署武器迈出一大步。
空天飞机无武器可搭载
太空武器是什么样子将取决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不过,未来可能出现的武器系统包括能够在数小时内打击地球上任何目标地点的空天飞机、可由卫星投射只有6米长却能造成超强摧毁力的“上帝之棒”、可以将激光束射向遥远目标的轨道镜、可摧毁卫星电子装置的电磁脉冲武器、能将卫星推离正常轨道的“卫星拖船”、能对其他卫星进行秘密侦察的间谍卫星以及能够摧毁大型卫星或导致其失灵的微型卫星,等等。
对美国来讲,利用太空武器可以满足对其在全球快速投送武器计划的需要。未来的超音速无人驾驶空天飞机可以利用在太空中飞行的优点,实现在两个小时内打击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这种能力被称为“即时全球打击”。这种由美国空军提出的设想由两种飞行器组成,一个用来运送武器,另一个则用来投射炸弹。根据该设想的初步计划,将由小型火箭推进器作为发射和运载工具,炸弹则由一个能够载重达4.5吨、能自动寻的的通用航天器运载。
此后大概再过15年,美国空军将使用新研制的超高音速飞机取代火箭推进器,该飞机载重高达54吨、最大航程达到1.45万公里,而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可以重复使用。这种飞机能够从普通跑道起飞,其超高音速主要通过燃烧液氢燃料的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实现,在飞行过程中,这种新型引擎可以反复熄火与启动,使飞机“跳跃式”进入地球的外大气层,而它可以搭载的武器也趋向多样化。
目前,有关该技术的相关研究已经在一个代号为“猎鹰”的计划中展开,由美国空军与美国国防部先进计划研究局共同提供研发资金。
不过,发展全球打击能力不仅仅面临着技术上的挑战,在国际政治中也面临着其他国家质疑的担忧。许多国家担心美国将用这种飞机投送核武器,为此,美国国会还特意限定了拨发给通用航天器研究的资金的使用范围,规定其不得用于开发任何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美国空军目前因此暂时处于一种尴尬位置,只能开发武器投射装备却不能研制该装备能投送的武器。
微型卫星可用做“太空雷”
空天飞机着重利用在太空中飞行阻力更小,因此仅仅擦太空而过,至于真正可长期在太空中“驻扎”的武器,微型卫星或许是最可行也最经济的选择,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微型卫星就是指重量约为100公斤左右的卫星,正常大小的卫星一般都有微型卫星重量的10倍以上。
就在DART的试验失败或者说是意外成功的前几天,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发射了一个微型卫星,这个代号为XSS-11的微型卫星肩负着与DART类似的任务,它的首个任务是与将之送入太空轨道后脱离航天器废弃的一级推进器在太空中重新汇合,这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此后,XSS-11还将在地球轨道飞行一年左右,在此期间它还将与太空中的多个飞行物体进行“接触”试验,这意味着,美国空军在控制微型卫星的飞行上取得了初步成功,为此美国国防部在2006年为该项目又增拨了6090万美元的研究资金。
同期,美国国防先进计划研究局还在进行着另一个名为“轨道快车”的项目,该项目旨在研制出一个维修卫星的原型和一个能接受维修服务的卫星原型,并要达到使两个卫星能在太空中自动汇合,以展开维修和燃料补给服务,该项目将于2006年进行试发射。
如果把XSS-11微型卫星和“轨道快车”结合在一起,两者的潜在用途将大大增加。譬如,带有维修功能的微型卫星可以对在轨运行的大型卫星提供维修服务,为其更换零部件和进行功能升级,而这些潜在用途中的军事用途则更加受美国军方关注。
微型卫星甚至可以被用作其它卫星的“保镖”。XSS-11卫星项目的负责人卫星专家弗农·贝克尔说,多个微型卫星可以围绕在大型卫星的周围构建防护层。美国空军不愿谈论卫星的攻击性用途,但这些功能并不难想到。
在2003年的一次太空武器讨论会上,美国外交学会著名国家安全专家理查德·加温警告说,微型卫星最有效的一个威胁用途是充当“太空雷”。
微型卫星是很好的反卫星武器,因为地面控制中心可以很容易地将微型卫星调动到一个正常卫星的危险距离范围内潜伏起来,然后等待指令自行爆炸将这颗卫星摧毁或令其失效。实际上,太空中的爆炸通常会导致残片四处飞散,不但能摧毁敌方的卫星,也可能危及己方和友方的卫星。不过,爆炸并不是太空雷发挥作用的唯一手段,它还可以靠发射电磁能量来摧毁大型卫星的电子元件,从而导致其失灵关闭,更进一步的话,它甚至能够缠住目标卫星,充当寄生武器,对其进行干扰、发出伪信号、阻挡其视野或导致其失灵。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微型卫星作为武器的可爱之处是,敌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它们就潜伏在本国卫星的身旁,一旦有需要,它就可以根据地面指令对目标卫星发动伏击。
由于重量很轻,微型卫星可以搭乘民用太空发射任务的便车悄悄进入太空。将来,重量和体积都将更小的卫星——重量只有10公斤的“纳米卫星”——也可承担类似的接近和贴靠任务,这些卫星将在距离地球3.2万公里以上的同步轨道上运行,在同一轨道上,还有许多
商业和民用卫星在运行,地面上的人想发现纳米卫星的威胁将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使纳米卫星如同具有了隐身术,更适合打伏击战。
研究小型卫星技术的国家不只美国,被美国视为优势的技术也一样能被其他国家所用,而人类不可能从地面甄别科研微型卫星和“太空雷”之间的区别,因此,要展开有效的太空战,发现这种威胁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卡特赖特曾在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听证会上称,航天器小型化发展趋势,可能会对美国轨道情报侦察行动构成威胁,美国在20世纪下半期研制的装备无法搜索或跟踪今日更新、更小型的目标,包括微型卫星,这些小型目标和新型微型卫星在轨道上的出现将威胁到美国载人航天飞行计划,使敌方突然攻击美国卫星成为可能,限制了美国的太空设备防护能力。
正因为如此,美国空军计划最早在2008年发射一颗名叫“探路者”的卫星。跟其他间谍卫星一样,“探路者”基本上是一台功能强大的高倍望远镜。但是,普通的间谍卫星主要用来扫描地面的物体,而“探路者”则只用来追踪将太空中的其他物体,以此识别对美国航天器构成危险的太空垃圾或他国卫星。最终,由一批间谍卫星组成的天基空间侦察系统将同“探路者”一起收集情报。
太空威慑“收发”更自如
美国军方高级官员毫不讳言所有上述太空系统的目标就是要获取太空优势。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兰斯·洛德今年3月份在国会作证时说:“我们面临的威胁是非常真实的和危险的,随着我们对现代太空能力的依赖不断增加,建立和保持太空优势的必要性也要相应地不断增加,虽然我们不期待这种优势能以几何级爆发性增长。
但是,就目前阶段来讲,究竟谁是美国在太空中的对手?所谓的威胁具体又指什么?洛德和其他空军官员的回答并不明确,他们指出,伊拉克战争初期,萨达姆的手下曾干扰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信号,使美国军队的精确制导炸弹偏离了目标。这些手段显然不能对美国军队构成什么威胁,很快就被瓦解。
五角大楼内部关于太空武器系统的说法从未间断,其中是否有成功的可能外人尚不得而知,但现实是,美国空军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太空武器却从未有什么重大成果。
1958年,美国空军将军霍默·博什伊就曾提议在月球部署核弹,他显然忽略了这些导弹从月亮飞到苏联至少需要3天时间,还不如从地面发射快。不过自那以后,美国空军在太空中部署武器的梦想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先后提出了月球军事基地、载人军事太空站、几种空天军事飞机和其他野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由此派生的许多太空研制计划目前大多面临着预算超额和进度滞后的困扰。今年7月份,美国审计署就这些早已半死不活的计划向国会提交报告,一些负责人在国会的听证会上承认,像太空雷达和太空导弹防御系统一类的研制计划大大超出预算、早已超出进度但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虽然如此,太空武器对美国军方还是有着难以抵抗的诱人之处,这源于太空武器十分符合美国保持军事威慑力的政策。譬如前文提到的“上帝之棒”,其原理是从太空投掷钨、钛或铀等金属制成的圆柱体,用来摧毁目标。这些金属圆柱从太空中飞落时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587公里,所产生的威力相当于一颗小型原子弹。美军认为,这种太空威慑与核威慑相比有很多优点。例如,它杀伤人员少,太空作战以信息瘫痪作为主要作战方式,打击的主要是无人操作的太空设施,这就大大降低了战争的残酷性。再如,它可以减少由于偶然因素和失误造成的战争危机。核武器易发难收,危害极大,冷战期间美苏就曾发生过核控制系统操作失误而导致紧张局势,而太空攻防系统以防为主,精确的远程常规打击不会造成核辐射等长期的环境危害。
尽管美国空军还没有部署可以将敌方卫星清出太空的武器,但它继续在两年一度的“施里弗”军事演习中试验类似系统。该演习始于2001年,是以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事卫星和弹道导弹开发计划负责人伯纳德·施里弗将军的名字命名的。“施里弗”演习在使用模拟太空武器方面特别成功,其结果是使许多战略家相信,这种武器是未来战争必须拥有的武器。
目前,美国努力的重点放在旨在用可逆转方式使敌方太空硬件不能发挥作用的技术上。例如,五角大楼新的移动地基反通信系统据说可以暂时地干扰敌人的卫星通信。
国际法难阻太空武器化
虽然太空尚未被武器化,但毫无疑问,太空早已军事化,军事通讯卫星、军事导航卫星、军事侦察卫星和军事天气卫星早已在地球上空运行,因此将武器部署到太空中不会向预想中的那样引起繁杂的合法性争议,1967年签署的外太空非军事化条约仅仅禁止任何国家向太空部署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国际法禁止在太空中部署其他种类的武器。
版主点评 太空武器化美国最受伤
到现在为止,太空还是战争的处女地,而这种和平的局面正日益受到威胁,美国近年来太空武器化的步伐越走越急,使全人类不禁担心太空的未来。
美国空军去年8月提出《反太空行动策略》,当年10月就部署了第一个可临时中断敌方卫星通信的“反通信系统”。今年2月,美国2006年军事预算出台,多项预算均遭大砍,惟独太空武器预算逆势增长,仅空军的太空武器预算就多达9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2.2%。布什政府认为美国必须牢牢抓住太空的控制权,防止太空优势落入他国,但不论军方内外的专家都认为,如果发动太空武器化竞赛,损失最多的将是美国自身。
美国的卫星比其他所有国家都多得多,目前地球轨道上各种卫星共有849颗,其中有425颗(占总数的50.6%)为美国所有,即便10年后,美国卫星所占比例也将保持在40%。这些卫星承担着从天气预报,电视转播,通信到交通工具导航等各方面的任务,而它们大都没有防卫能力。因此,如果美国不断在太空部署武器,会成为其他国家开发反卫星技术借口,而先发制人的打击也一定会招致报复,从而将太空变成战场,美国也将成为最大的攻击目标。
美国太空安全专家也强调,造太空武器的成本虽不如造卫星高,但其破坏性却和卫星的好处形成强烈对比。卫星非常容易被太空武器摧毁,而被摧毁的卫星可能形成残骸群在空间中飘荡,进一步碰撞、摧毁其他卫星、国际太空站、甚至太空飞机、哈勃望远镜等太空器。空间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可以说是毁灭性和杀伤力均强。这对于生活、经济与国家安全严重依赖卫星的美国来说,无异于引火烧身。
即便从军事角度来讲,美国目前最大的军事优势是不对称军力,即美国可以通过有限的太空军事应用获得军事技术上的相对优势,如果美国坚持朝着发展攻击性太空武器的路走,也只可能在短期内享受太空威慑带来的好处,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从而使其在军事上的不对称优势更加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