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指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重量指数又称Rohrer’s身体指数,是反映体重与身长的比例关系,说明人体充实度,,表明新生儿体型是否匀称,表示一定身长中的体重数。公式:重量指数=出生体重(g)×100/身长(立方厘米)。重量指数>2.00(胎龄≤37周)或2.20(胎龄>37周);身长与头围之比>1.36者列为匀称型。重量指数<2.00(胎龄≤37周)或2.20(胎龄>37周);身长与头围之比<1.36者列为非匀称型。

中国人体重量指数确定

经研究表明:体重指数24Kg/m2是中国人,尤其是华东地区人群肥胖的最佳判断标准,腰臀围比是最佳的脂代谢预测指标。

体重指数是世界公认的较好评估肥胖的人体测量指标。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规定体重指数≥25Kg/m2为“切割点”。我国一直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但实践证明这一标准对中国人也不是太适合。通过对3445位健康人的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及腹围进行测量,并将这三种人体测量值和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以及瘦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找到了中国人判断肥胖的体重指数“切割点”。研究中发现,当人的体重指数在24Kg/m2时,血脂血糖及胰岛素代谢紊乱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升高。肥胖患者如果能够减轻体重5%~10%,许多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都会得到显著改善。因此,研究得出体重指数24Kg/m2是适合判别中国人群肥胖的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